斷網1年 找回美好生活

 |2013.09.21
2989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愈來愈離不開網路,加拿大的麥克米倫(McMillan)一家卻過起「斷網」生活,遠離網路和手機等電子產品。他們把這種體驗當做一項實驗,並用事實證明,「落伍」的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快樂。

麥克米倫一家住在安大略省,家庭成員包括二十七歲的父親布萊爾(Blair)、二十七歲的母親摩根(Morgan)、五歲的兒子特瑞(Trey)與兩歲的女兒丹頓(Denton)。

布萊爾發現,即使家人同在屋簷下,卻總是各自上網,彼此交流愈來愈少。今年初,布萊爾試圖勸兒子到戶外玩耍,竟被沉迷於用iPad打電動的兒子拒絕,這使他產生帶領全家「斷網」的念頭。

布萊爾覺得現代人過於依賴網路和電子產品,「騙走」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於是開始禁止家人使用一九八六年以後的科技產品;之所以選定一九八六年作為分隔點,是因為布萊爾和摩根都出生在這一年。

今年四月起,麥克米倫一家放棄了手機、網路、DVD播放器、MP3、數位相機、有線電視,也不再使用網路銀行,過起「斷網」生活。

「斷網」意味著這家人不再發手機簡訊,不再泡在網上,他們用老式電視機看電視;用卡帶式錄音機聽音樂和廣播;看報紙;用膠卷相機拍照,外出時甚至放棄用GPS導航,改用地圖認路。

在社交方面,麥克米倫一家用信件取代電子郵件,布萊爾還鼓勵家人用登門拜訪的方式聯絡感情,取代在臉書(Facebook)上按讚或是線上聊天。

現在,孩子看圖畫書、玩貼紙,一家人也有更多時間相處。摩根起初覺得這個做法有點瘋狂,不過現在已經適應了看書打發時間。

至於「斷網」半年來最大變化,布萊爾的回答是:「省錢。」他的行為也影響朋友,大家都支持這個做法。麥克米倫一家決定堅持「斷網」生活一年,到明年四月結束,還打算把這段經歷出書或製作成紀錄片與大家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