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銀行人民幣兌印尼盧比現鈔匯率四日正式掛牌,這是繼新加坡元、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泰國銖和越南盾之後,中國銀行推出的第六種東協貨幣匯率。大陸媒體指出,「東協+台灣」的「人民幣區」正在成形。
大陸自二○○九年七月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整整進行了四年時間。九月四日,在第五屆中國─東盟(台灣稱「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中國銀行人民幣對印尼盧比現鈔匯率揭牌儀式受到高度關注。
東協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重點地區,雙邊銀行結算網路不斷增加。過去幾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東盟人民幣跨境清算(結算)中心、廣西北部灣銀行中國—東盟跨境貨幣業務中心等相繼掛牌開業。
這幾年,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也相繼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協國家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並與越南、寮國簽署雙邊結算合作協定。從二○○九年至二○一三年六月底,中國與東協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已達一兆一千二百九十五億元。
大陸研究機構安邦研究團隊預期,從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來看,全球最可能首先出現「人民幣區」的地方,將是與大陸在地緣和貿易關係上日趨緊密的東南亞地區,而台灣也會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