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花紅柳綠江南行

吳秀蘭  |2013.08.24
1767觀看次
字級
水鄉澤國的江南美景,百看不厭。 圖/吳秀蘭
蘇州古護城河的河堤,有如一幅畫。圖/屠秀慧
徽州建築的特色,是白牆黑瓦,高處有窄窄的小窗。 圖/吳秀蘭
蘇州市桃花塢的巷子裡,一探「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故居。 圖/本報資料照片
蘇州市桃花塢的巷子裡,一探「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故居。 圖/本報資料照片
江蘇無錫的太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圖/吳秀蘭


遊蘇杭 唐寅園邸一瞥

俗云「百聞不如一見」,誠哉斯言。今年四月,參加坊間旅行社的江南遊,教科書上念過的山川文物,盡納入眼底;小學時,背過的兩首唐詩,也從記憶之匣被翻出。一首是白居易的〈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另一首是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遊覽車行駛沿途,景致風光明媚、山明水秀,正是江南一帶風景寫照。因是跟團行動,不能脫隊,行程正如順口溜所說:「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逛街購物買藥。」但在遊覽車上,可以聽到大陸導遊以其專業口才,配合當地景點,描述歷史故事、稗官野史,或是當地民情風俗,極為生動活潑,實為旅程中過癮之事。

蘇杭一帶,人文薈萃,曾出過許多位名人,例如,明朝有個提倡「格物致知」和「知行和一」的哲學大師,也是政治家的王陽明先生,他的寢墓就在附近,但因行程緊湊,沒去成,改道去看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庭園。庭園裡有個池子,聽說就是他洗筆畫畫的地方,但卻沒看到他娘子秋香的肖像。

遊徽州 欣賞建築之美

安徽(皖)古名徽州, 山多田少,多貧脊地。居民晴耕雨讀,重視教育,鼓勵孩童讀書應考,以晉仕途。聽說連豬圈門口,都貼有這樣的對聯:「三代不讀書,不如一窩豬」,可見他們多麼重視文化。

所以,徽州男丁要想出人頭地,不是念書做官,就是經商致富,等到功成名就,飛黃騰達,衣錦還鄉時,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蓋一棟大宅院。

徽州民宅的特色,是一律白牆黑瓦,高處一個窄窄的小窗戶,鄉人這麼形容:「青磚小瓦馬頭牆」,房子隔局則是「三進兩開間,中間天井透天光」。再有錢一點的人家,還會築個戲台,有節慶時,請來劇團,演個《包公斬陳世美》,或《穆桂英》、《樊梨花》等戲碼,做為鄉民農閒時的休閒活動。

這些富戶鄉紳,為區別豪宅與一般市井民宿之差異,就在裝潢、雕飾上下功夫,所以徽州建築的門楣、牆柱、屋簷、壁角,常見到非常精緻的磚雕、石雕、木雕,都是慢工出細活、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不但耐看,而且耐久,是徽州古代建築的特色。

遊太湖 水景風光秀麗

此行觀光,風景最美之處,要算江蘇無錫的太湖。太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有台北盆地的八倍大,一望無際,簡直就像大海,裡頭盛產魚、珍珠和太湖石(性堅而潤,有崁空、穿眼、婉轉險勢,是庭園設計師的最愛)。

十多年前,太湖汙染嚴重,經過整治,綠化周邊環境,種樹栽花,設置了好幾個公園,供遊人休憩散步,才有今日的觀光勝地風貌。

這次旅遊時間,來得正是時候,恰逢春暖花開,湖濱公園桃花紅、李花白、櫻花恣意盛開,色彩繽紛,滿園春意,真是大飽眼福,令人心曠神怡。其中最精華的景點是「黿頭渚」,黃昏時刻,由此遠望,夕陽殘照,煙波縹緲,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想起溫庭筠的詩句:「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附近有個「蠡湖」,又叫五里湖。傳說中,越國大夫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後急流勇退,和西施泛舟湖上,過著神仙生活。不知可信度如何,但總是讓遊客平添浪漫懷古之幽情。迎著清風,耳畔似乎響起那首古老民謠〈太湖船〉。

旅遊除了轉換時空、改變心境、增廣見聞、擴張視野之外,行前的期待、旅行中新事物的驚喜、回來後的沉澱與回憶,都是趣味與收穫,這趟江南遊,可謂不虛此行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