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吃冰消暑究竟好不好?中西醫有不同見解。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日前在網路上發文表示,天熱吃冰不僅能讓身體降溫、減少排汗,還能夠避免中暑,熱到受不了的時候,一杯冰水下肚透心涼,身心都舒暢,「有什麼不好」?
萬芳醫院中醫主任黃中瑀則表示,即使是西醫,有一派也會認為運動後吃冰品、喝冰水不好。他解釋,運動後血液循環通暢、腸胃道循環快,冰水下肚會刺激黏膜緊張收縮,會胃痛拉肚子,已故小兒科教父謝貴雄也曾作過研究顯示,小朋友冰品吃多,過敏現象會增加。
黃中瑀說,站在中醫立場,冰品是一種「濕寒」的東西,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非常悶熱,水分和濕氣不容易排出體外,冰品吃太多,會造成身體「淤」、「寒」、「濕」,因此夏天有不少人長痘痘、且痘痘多為膿皰痘,皮膚癢、濕疹的患者也增加。
很多人會說,外國人生完小孩立刻吃冰也沒事。黃中瑀解釋,外國人產後含冰塊、吃冰淇淋是為了幫助子宮收縮,但身體濕寒瘀滯,造成皮膚老得快、乾得快,肚子一大圈贅肉消不了。
黃瑽寧表示,身體是很恆定的個體,天氣很熱時,有比較低溫的液體使身體降溫,是正確的。至於吃冰會拉肚子、容易感冒、會擾亂身體機制,提出這些說法時應拿出實驗證據。
他同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冰消暑,有些婦女生理期時吃冰會腹痛不舒服,應該少吃;另外過敏氣喘的小朋友吃冰、喝冰水容易咳嗽,也應該盡量避免;這些都是特別體質、特殊的狀況才會造成,一般民眾,夏天吹冷氣、吃點冰品,「不會怎麼樣」。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黃永錚表示,馬拉松、單車等長時間的運動,喝冰水可降低體溫,不過,短跑等運動,需要爆發力,要保持一定體溫,如同暖身一樣,肌肉伸展才會好,也不容易拉傷,建議喝常溫水比較好。他認為,不管喝冰水、溫水,應視個人體質,及從事何種運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