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鼓勵
是孩子夢寐以求的禮物圖/尤俠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朋友日前帶著三歲大的孩子到診所打預防針,孩子看到護士拿著針筒走過來,害怕地哭了起來。朋友抱著孩子安慰他說:「小寶貝我知道你害怕打針,媽媽會抱著你,你放心。勇敢一點、忍耐一下,待會兒打完針,媽媽跟爸爸都會拍手說你好勇敢,好棒!」一位年輕護士在旁聽了,開玩笑地說:「啊!這麼沒有誘惑力的獎勵,孩子應該不會心動吧!應該買個玩具或餅乾之類的比較有吸引力呢!」
聽了護士的話,朋友想起小時候家境清寒,父母幾乎不曾買過玩具或餅乾給孩子,但每一次從父母親口中說出的鼓勵或讚美的話語,總會讓朋友小小的心靈開心許久,也因為這樣的讚美,讓她發自內心,想讓自己成為父母心目中那位乖巧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小學四年級有一次月考,朋友考了第一名,還記得那一天放學後,她拿著月考考卷小心翼翼地放在餐桌上,等待父母回來。那時,她一個人靜靜地坐著,想像父母的笑容以及讚美的話語,讓她萬分期待;當父母回到家時,朋友等不及他們詢問,立刻拿著考卷衝到父母面前,得意地講述這次月考的成績。父母兩頰上的汗水都還沒來得及擦乾,就急切地對她又抱又親,他們當時響亮的笑聲以及對她的讚美之語,至今仍經常縈繞在朋友的耳邊。
所以,當那位年輕護士對於她給孩子言語上的鼓勵,感到沒有吸引力時,她心裡有些無奈地思考著:是不是太多人都誤以為孩子需要的鼓勵,必須藉由玩具或糖果餅乾來達成,因而忽略了發自內心的言語鼓勵及讚美,而孩子也在大人的「教導」之下,學會一次又一次地向父母要求物質方面的獎勵。
然而,當孩子習慣凡是有好的表現就要有物質的獎勵時,會不會讓孩子忘記了那分經由自身努力而跨越某種阻礙後,所得到的成就感與喜悅呢?會不會讓孩子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投注在自己是否能得到心裡想要的禮物?而不是關注於自己是否真的又往前大跨了一步呢?
給予孩子鼓勵讚美之語,它的功用在於讓孩子具體知道因為自己哪方面的好表現,而讓父母親發自內心給予真誠的讚美。它不須花費任何金錢,也不用購買昂貴的禮物,只須用心了解孩子做了哪些努力而展現出好的表現,具體地陳述並加以讚揚,再者可以將內心的喜悅及感動的心情讓孩子知道;讓他們了解因為自己的努力而使父母感到驕傲與喜悅;也讓孩子知道因為這樣的表現,使得父母與他都同感光榮。當孩子有了好表現而父母用榮耀的眼神看待他們,並給予實質的言語鼓勵時,對孩子來說,就是最珍貴與期待的獎勵,也是每個孩子夢寐以求的最佳禮物!
心情小語:用心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次的小小努力與小小進步,並在每一次的努力與進步時,給予最真心與真誠的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及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