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高鐵服務十年的羅世發,退休後出版《時空際遇》一書,寫出風空地區百年伯公廟和老樟樹原地保存的故事。圖/王慧瑛
【本報新竹訊】民國八十一年,行政院核定高鐵主路線,新竹市金山里風空開山伯公及老樟樹不偏不倚在正線範圍內,伯公及老樟樹面臨拆移命運,地方人士請命護樹,高鐵改變施工法,將伯公及老樟樹原地完整保留,「時速逼近三百公里的高鐵為三百年老樹繞道」傳為美談。高鐵公共事務高級專員退休的羅世發,將護樹過程完整紀錄,收錄許多珍貴老照片,撰寫成《時空際遇》一書,讓更多人見證老樹生命力。
羅世發說,開山伯公屬珍貴的文化資產,老樟樹依法應受保護,高鐵是政府特許事業,賦予高鐵公司營運三十五年;高鐵是列管老樟樹法定管理人,只要高鐵持續營運,高鐵或後續接替經營者,都該善盡保護老樹的責任與義務。今年六十四歲的羅世發退休後,投入一年多時間撰寫《時空際遇》一書,詳實紀錄這一段美好故事,讓人體認文化資產的意義。
風空百年伯公老樟樹是新竹市政府列冊保護的樹木,樹齡約三百年,樹高二十二公尺,胸圍三點一公尺,目前仍蒼勁挺拔。
老樹旁、石板打造的百年伯公廟則移位轉向,由原本的座西朝東,改為座北朝南,繼續守護地方。
羅世發說,從高處看,高鐵列車駛過風空段,生機盎然的老樹伴著軌道,成了獨特的美麗風景,述說一段充滿人文興味的鄉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