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油價頻頻喊漲,駕駛人大喊吃不消,為了避免荷包縮水,只要那家加油站便宜,消費者就往那裡去,但究竟油價便宜多少?部分業者並沒有明確公告,使得消費者必須等到加完油並拿到發票後,才能夠知道油價是多少,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認為,這樣做法對消費者太不公平。
消基會日前針對全台加油站進行調查,在回收的九十八份問卷中,有設置公告牌價的加油站共五十三家,僅占五成四,但真正將牌價標示出來的只有四十五家,有十九家公告在入口處,其中兩家還標示在油箱旁,而公告在油箱旁有十九家,公告在辦公室的有一家,標示在其他地方的有四家;進一步分析,在四十五家加油站中,僅有一家有標示日期,其他加油站則是以「今日油價」來表示。
李鳳翱表示,對於這次的調查結果感到不滿意,儘管部分加油站有公告牌價,但公告地點在加油槍旁、辦公室裡,甚至是出口處,對消費者來說,加油槍已插在油箱上,這才知道該家加油站是屬於已漲價的加油站。
李鳳翱特別指出,美國的加油站外不僅豎立有大型看板,讓消費者在二十至三十公尺外就看得到加油站的油價牌告,提供消費者「知」與「選擇」的權利。
李鳳翱也指出,有加油站張貼「原價再降幾元」等字樣,結果消費者加完油後才發現,只有現金才能享有優惠,刷卡就無優惠,有時加油站人員沒有提醒,消費者刷完卡後才發現並未獲得優惠;李鳳翱提醒消費者看到類似宣傳,應先問清楚是否有現金與刷卡的差別,以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