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蔬菜 重金屬超標逾1成

 |2013.06.20
10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電報導】大陸廣東省政府監測顯示,珠三角及周邊由於土壤嚴重汙染,台山、惠陽、花都、從化、南海、番禺、新會、高明、東莞等地種植的蔬菜,重金屬超標率達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

《南方日報》昨天報導,廣東省政協十八日召開「農村環境汙染治理」專題座談會,邀集廣東省政府農業主管官員與會。報導形容,與會的政協委員對上述現象及全省農村環境汙染情況「心情沉重」。

報導引述廣東省農業廳巡視員余儉娥說法指出,廣東新會市灌溉用水的汞超標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七;而廣東東部的練江由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汙染,水質嚴重惡化,影響層面涵蓋日常生活及農業,人數多達近二百萬人。

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劉敏則說,廣東省內的主要汙染河川,包括珠三角遍布的內河河道,粵東的練江、楓江和榕江,以及粵西的小東江、九洲江和遂溪河。

至於土壤汙染,余儉娥說,廣東耕地受重金屬汙染日益嚴重。其中,珠三角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普遍超標,形成大面積區域性汙染的重金屬元素則以鎘、汞、砷、銅等毒性金屬元素為主,還含有鉛、鉻、鋅、鎳等有害元素。

余儉娥說,近幾年來,廣東幾乎每二場降雨就有一場是酸雨。其中,韶關、佛山和清遠屬重酸雨區。她指出,由於廣東土壤普遍呈酸性反應,對酸雨的緩衝中和能力甚低,導致酸雨對農業環境危害不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