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電報導】大陸廣東省政府監測顯示,珠三角及周邊由於土壤嚴重汙染,台山、惠陽、花都、從化、南海、番禺、新會、高明、東莞等地種植的蔬菜,重金屬超標率達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
《南方日報》昨天報導,廣東省政協十八日召開「農村環境汙染治理」專題座談會,邀集廣東省政府農業主管官員與會。報導形容,與會的政協委員對上述現象及全省農村環境汙染情況「心情沉重」。
報導引述廣東省農業廳巡視員余儉娥說法指出,廣東新會市灌溉用水的汞超標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七;而廣東東部的練江由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汙染,水質嚴重惡化,影響層面涵蓋日常生活及農業,人數多達近二百萬人。
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劉敏則說,廣東省內的主要汙染河川,包括珠三角遍布的內河河道,粵東的練江、楓江和榕江,以及粵西的小東江、九洲江和遂溪河。
至於土壤汙染,余儉娥說,廣東耕地受重金屬汙染日益嚴重。其中,珠三角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普遍超標,形成大面積區域性汙染的重金屬元素則以鎘、汞、砷、銅等毒性金屬元素為主,還含有鉛、鉻、鋅、鎳等有害元素。
余儉娥說,近幾年來,廣東幾乎每二場降雨就有一場是酸雨。其中,韶關、佛山和清遠屬重酸雨區。她指出,由於廣東土壤普遍呈酸性反應,對酸雨的緩衝中和能力甚低,導致酸雨對農業環境危害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