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五日聲援的行列中,一個小女孩拿著史諾登的肖像;主辦大會稱當天約有九百人參加遊行。圖/法新社
香港十五日聲援的行列中,一個小女孩拿著史諾登的肖像;主辦大會稱當天約有九百人參加遊行。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叛諜」史諾登案件演變成中美政治角力。據報導,美情報官員已經將案件當作懷疑外國間諜案處理,擔心史諾登可能投奔中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史諾登有可能已在港與中國國安人員接觸。
媒體報導,史諾登大膽決定揭發美國政府監視中國和香港電腦,無疑給自己的法律處境製造大麻煩,但也可能使中國安全機構更有興趣協助他留在香港,抗拒美國政府的引渡要求。
自掘墳墓?合作投誠?
《紐約時報》十四日報導,史諾登這項最新大膽行動,使他更難抵擋美國將他引渡回美法辦的命運。曾任香港殖民地政府律政署副首席檢控官的艾勤賢(Kevin Egan)說:「他(史諾登)無疑是用一把大鏟子自掘墳墓。」但是,與中國軍方和情報機構有長期關係的一位人士說,史諾登最新揭露的事情,顯示他手上持有的文件,可能對中國很有價值,如果他選擇與中國當局合作,價值尤其大。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說:「這個想法真的非常誘人,但怎麼做呢,除非投誠。這一切要看他的態度。」
華府網路安全專家指出,如果中國獲得史諾登交給香港《南華早報》的資料副本,肯定獲益。如果資料獲得證實,中方可以算出電腦如何被駭,加強防補,分析本身電腦防禦的質量,加強中國其他電腦對付美國國安局的監視。
《洛杉磯時報》報導,史諾登起初是用拇指碟(USB thumb drive,隨身碟)從夏威夷把國安局電子機密檔案走私出來,但訪問過他的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說,史諾登帶著四台手提電腦現身。
北京《環球時報》在社評中直指史諾登是「送上門來的一張牌」,史諾登披露美政府入侵香港和中國網路,已涉及中國國家利益,中國政府應讓史諾登說出更多證據,並就這些資料對美國進行公開或內部交涉,明確表態要求美國政府解釋。
《環時》的社評並說,史諾登是「為世界做好事」,敦促中國和香港當局「善待」史諾登。
香港社會聲援史諾登聲音強烈,除立法會在下周大會跟進外,有議員去函美國總統歐巴馬力挺史諾登,周六亦有民間團體發起遊行聲援;遊行主要譴責美國侵犯香港市民的隱私、要求美國政府不要迫害史諾登及要求港府根據國際公約和慣例保護他。示威人士在演說後開始遊行前往總領事館,他們沿途吹口哨,代表支持史諾登的「whistle-blower」(告密者)角色。主辦大會稱約有九百人參加。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昨天針對史諾登事件發表聲明,表示「當相關機制啟動後,特區政府將按香港的法律和既定程序處理。」
英禁各國航班載史入境
另方面,英國政府日前對世界各國航空公司發出警告,不要讓史諾登乘坐它們的飛機前往英國。這份寫在英國內政部信箋上、簽署日期為六月十日的旅遊警示說,各國航空公司應該拒絕史諾登上飛機,因為「這個人非常可能被英國拒絕入境」。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一名英國外交人員說法,證實這份文件已經被寄往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對此加以證實。該外交官說,旅遊警示警告各航空公司,如果讓史諾登乘坐它們的飛機到英國,將被罰款兩千英鎊(約新台幣九萬三千八百五十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