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達人的思考 動作攝影 凝住瞬間,充滿臨場感

文/克里斯多福‧齊夏克 |2013.06.01
1741觀看次
字級

這張照片是一個挑戰賽的參賽作品,訂定的拍攝主體是「柵欄」。我那時搔破了頭,想要以創意的方式呈現柵欄。柵欄顯然給人「監禁」的感覺,所以「自由」的意象很快就浮現腦海。由此發想,我草草寫下幾個方案,最後覺得這個畫面的效果不錯。

我想要在前景凸顯柵欄和模特兒(也就是在下我)的剪影,背景要有一片燦爛的夕照,與倒影相互輝映。於是我開始不斷瀏覽本地網站,尋找潮汐和沙灘的資料,最後終於找到一處,那天太陽方位、日落時間和退潮時間全都對在一塊。

我添購完所有「布景」材料(木板、鐵釘、鐵槌)後,便開車上路。一到該地,我便動手將木板敲斷,用鐵釘釘在一起,埋進沙灘中。接著我只消等太陽西下、跳個幾次,便大功告成。

這張照片以單拍模式拍攝,我使用的是Canon 5D mkII單眼機種,加裝一顆移軸鏡頭(Canon TS-E 17mmf/4L),移軸鏡頭的特性是可以製造出廣大的景深:木板在前景,主體則得距離木板遠一點。詳細的拍攝設定如下:17mm、ISO 640、快門速度1/320秒、f/20。沒有閃光燈,全採自然光。

相機架在腳架上,我太太拿著遙控快門,在我躍向空中時按下快門。好多人跟我說,我看起來好像是往海裡跳,但實際上這裡是退潮中的沙灘(只是當時海水還沒全退,所以才有倒影)。

這張照片的主旨顯而易見:人想要獲得自由,就得付出血汗(在此即「衝破柵欄」的這個象徵)。

摘自《攝影達人的思考》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齊夏克

(Christophe Kiciak)



我從2009年6月開始接觸攝影。我是個一板一眼的科學家,也是個藝術創作家,當時的我正在找尋可以同時表達兩種身分的管道。很難有什麼嗜好可以將兩者結合,所以我接觸到攝影的時候,真的很興奮。現在,我全部的休閒時間都拿來研究各式各樣的拍攝技巧,欣賞他人的傑作,當然,還有攝製照片。



攝影條件

後製分作兩個步驟: 先用Lightroom 3將RAW檔轉檔,其次用Photoshop CS5進行細部處理。

處理RAW檔時,我新增幾個顏色濾鏡(主要是橙色和紫色)以營造溫暖的感覺。原影像色調偏黃和深藍,我認為色調太冷。

我主要用Photoshop來去除雜訊(用的是Topaz Denoise增效模組),還有用仿製印章工具修掉沙灘上的瑕疵(小石子)。

拍攝這類照片,事前準備至關重要,像是:構圖、相機設定、天氣、漲退潮時間、地點等等。現在的網路神通廣大,什麼資料都查得到,所以要善加利用啊!

後製影像時,腦中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要看到什麼就想加什麼(「加一點邊暈好了,效果滿不錯的;噢,飽和度總是讓照片更讚!」之類的),通常沒什麼實質幫助。後製必須要支持整個概念。你要能合理說明每一個步驟最後要達到怎樣的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