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短吻鱷(alligator)一輩子可長數千顆牙齒,牙齒再生能力令人羨慕。美國台灣裔科學家鍾正明正研究短吻鱷牙齒生長之謎,希望能找到人類恆齒毀損後可再生的辦法。
人類只能換一次牙齒,如果恆齒毀損,只能裝假牙或植牙。而短吻鱷約有八十顆牙齒,一顆牙齒最多可再生五十次;一輩子總共可長二千至三千顆牙。
南加州大學的鍾正明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院士。他希望讓成人缺牙時,能像短吻鱷長出新恆齒。
他說,短吻鱷的牙齒有「三套」,一是使用中的牙齒,二是隨時可遞補缺牙的備用乳牙,三是可成為乳牙的幹細胞。他表示,短吻鱷的牙齒如果掉了,備用牙齒就長出來補位,幹細胞也變成新的備用牙齒,這套機制不斷重複。
鍾教授指出,人類DNA有類似的再生「密碼」,只不過未開啟。人類出生時也有牙齒甚至某些部位再生的機制,但正常情況下缺乏幹細胞,所以無法再生。他認為,未來或許可以用注射荷爾蒙或分子方式,讓缺牙成人長新牙齒,不過要先掌握刺激幹細胞變牙齒的分子通道和相關運用技術。
某些動物再生能力很強,例如龍蝦可長出新的螯、某些蠑螈可長出新的腳;人類細胞分工比較細密,反而比較少幹細胞,即使頭髮、指甲可不斷生長,卻無法長新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