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念珠最佳代言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右),及其同修佛陀教育基金會創辦人簡豐文一家學佛,幸福安樂。圖/青樺攝影公司
【記者妙熙台北報導】一般提到念珠,多是修行人修持的物件。然念珠是否能走出殿堂,迎向時代又兼具撫慰人心的功能,讓人人都愛戴呢?十日到十三日在世貿一館舉辦的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中,推出一款「幸福念珠」,上頭刻有星雲大師一筆字「福」,具有「祝福」與「福由心生」的雙層意義,跳脫傳統,現代感十足。
現代人喜歡個性化商品,才能凸顯與眾不同,好比T恤、書包、筆記本上寫字,因此出現念珠上刻有「卍」、「佛」、〈六字大明咒〉或佛菩薩像。這些圖騰的保庇意念極強,對初學佛者而言,反而產生到底能不能帶進淨房(洗手間)的疑問?若是每次都要脫脫戴戴,實造成困擾。
當福報文創陷入設計困境時,看見了「文創生活學」的報導,刊登一位文創工作者,將傳統柿子雕塑加上花生,取名「好事發生」。想起《福報》十周年時,創辦人星雲大師勉勵大家「心中有福」,若將念珠的母珠雕成心型,上頭刻上星雲大師的一筆字「福」,便是「心中有福」—「心福‧幸福」。
「幸福念珠」概念成形後,延伸出更多、更豐富的意義—「心中有福,就是幸福。心中的福,來自溫暖、慈悲、孝順、知足。心中有福,則長壽、富貴、健康、修好德。福由心中生,幸福自然得。讓星雲大師一筆字『福』,伴您一生。」
「幸福念珠」不僅解決佛教徒的困擾,造型也十足現代感,深獲許多人喜愛。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及其同修佛陀教育基金會創辦人簡豐文也響應,為「幸福念珠」代言。夫妻同心是幸福,母子、母女連心是幸福;朋友間彼此心靈相通是幸福,師徒間能心心相印,也是一種幸福。讓幸福念珠將幸福傳遞到每個人的心中。
幸福念珠與崠屋珠寶合作開發,以確保使用天然的礦石,目前開發八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