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敦促各國減少能源補助,並說能源補助拖累政府財政,最終還是富人從中得到比較多好處。
IMF在涵蓋層面廣泛的報告中表示,石油、汽油及電力補貼的政策旨在幫助消費者,到頭來卻是反效果,變成政府被成本重擔壓得喘不過氣。而且,能源補貼助長能源浪費、不能激勵大眾投資節能產業,並讓汙染及全球暖化的情況惡化。
報告表示,二○一一年全球能源直接補助金額達到四千八百億美元。如果計入稅後補助,全球政府補助了一點九兆美元。
過去三年來,全球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攀漲,許多國家沒有調漲國內能源價格來因應價格上漲,這加重財政負擔。
IMF第一副總裁李普頓(David Lipton)說,提供民眾能源補貼的國家「現在身陷財政癱瘓及能源短缺」窘境。
李普頓說,全世界有二十個國家的能源補助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百分之五。這些補助「擠壓到亟需的保健、教育及基礎設施支出,是較高成長的絆腳石」。
李普頓說:「停止以稅前補貼助長能源浪費,就能達到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的全球減排目標。從稅後補助下手的成效還會更顯著,停止稅後補助將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四十五億公噸,這相當減排百分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