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很羨慕學院總務處的公務生,可以整理一堆「哩哩叩叩」的東西,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等待有緣人把它們請回家,可惜,老師並沒有慧眼識英雄,從沒有開牌我在總務處;我更羨慕當知賓的同學,每次到了點心時間,可以把所有美味的食物擺出來,讓一旁垂涎欲滴的同學流著口水,而我一直都是流著口水的那個角色。
畢了業,來到了圓福寺,我接下總務的工作,我真是歡天喜地,我——終於可以當雜貨店老闆了,我的願望成真了。
我們家的住持覺禹法師果然慧眼識英雄,愛血拚的我,可以盡情買個過癮;可是,大寮也歸我管,但……我的廚藝僅限於泡麵,總務的工作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還是對我老愛嫌阿母煮的菜的懲罰呢?
我帶著破破的廚藝進了大寮,展開我的大寮生活:綠綠的青菜看來都一樣,綠綠的、長長的……走進傳統菜市場,只能指著菜,然後說,「給我一捆。」那到底是什麼菜?啊!啊——就青菜嘛!手指萬能,一點、一比,菜販就會幫我包起來了,然後回來偷偷問師姐,到底這是什麼菜啊?
「菠菜、番薯葉、芥藍、山茼蒿……」我像個剛剛踏進青菜世界的小嬰兒,學習認識青菜。青菜的世界,好難懂!它們為什麼都要長得那麼像呢?
自從我進了大寮,掛在大寮內的月曆一直都是寫了滿滿的「CASE」,住持還說,一本可能不夠寫,問我要不要兩本……
我的破廚藝一定會砸了圓福寺招牌,好險我有一群很棒的大廚,我只要翻翻食譜,然後說,就煮這道吧!他們就會像變魔術一樣變出一道道美味料理,我就負責點菜,翻食譜開菜單。
有一天,我跟師姐說,我只會開菜單,都不會煮,實在有點糟糕。師姐說,在大餐廳裡,行政主廚是要很厲害的人才可以做的!我們的師姐不虧是佛光人,每天都在行「三好」。
我從一開始四十幾人的參訪團,到大年初一的近千人用餐、賣年菜、煮供菜、包便當、自助餐、飛機餐……一點一滴的經驗累積,汗水、淚水、血水交織,每當一個任務完成,雖然腰痠背痛、喉嚨沙啞(因為要不斷沒氣質的大聲催菜),但成就感總讓我忘了疲累。在大寮的日子有點澀、有點苦,但這水深火熱卻是我最甜蜜蜜的負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