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朋友因為照顧病父而頗有微詞,於是在臉書上寫下憤怒的言詞:「人最好在健康的時候,把生病時的處理原則,白紙黑字地預先跟家人交待清楚,否則一旦病痛來了,只會徒增他人的負擔而已。」
我看完突然覺得很心酸,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在我們年幼時,尚須嗷嗷待哺之際,父母也是茹苦含辛地拉拔我們長大,但他們不覺得辛苦,反而視為甜蜜的負擔,怎麼一旦父母年老,需要我們照顧時,卻未見反哺之心?
朋友夫妻是標準的頂客族,沒有經歷過養兒育女的階段,自然無法同理「養兒方知父母恩」的情感。重視生活品質的他們,每年花大筆金錢出國旅遊,並定期出入高級餐館,平常照顧生病父親的重擔是由年邁的母親扛起,朋友偶爾才回去探視,幾次下來,便開始抱怨病父的不理性。
照顧病人的辛苦,我絕對可以體會,除非是對生命豁達的人,可能事先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DNR),否則多數人不會未雨綢繆,在健康時預設將來生病時的處理原則。因此,我們何不轉個念頭,慶幸自己還有能力可以照顧父母!用正向積極以及同理心的態度面對這些課題,就不會覺得這是徒增他人負擔的麻煩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