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演說,宣稱:「日本回來了!」安倍說,為了讓日本迎向未來,隨著亞太和印太地區日益繁榮,日本必須扮演推動制定規則的角色;他也提到,釣魚台是日本固有國土,日本政府會永久保衛領土,不容有人以武力改變現狀。
針對安倍的講話內容,《華盛頓郵報》以及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竟然都沒有人提出質疑,人類果真是健忘的?!歷史果真容易遭人遺忘?!
是選擇性的遺忘?或是右傾帝國主義本就會讓人變得健忘?安倍似乎忘記了一百多年前的日俄戰爭,是誰將戰爭帶到了一個不相干的他國領土上?是誰用戰爭手段解決領土爭議?安倍也忘記了日俄戰爭後,日本占領中國東北,改變領土現狀!安倍也忘記了,是誰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逼迫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改變了日本與中國領土的現狀?一九三一年,是哪一國的軍隊在中國東北,藉詞中國軍隊毀損南滿鐵路,出兵占領了瀋陽,挑起九一八事變?一九三七年,又是誰駐軍中國華北地區,引爆了盧溝橋事件?不僅如此,安倍完全不記得,一九四○年代日本藉口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與德國的納粹法西斯政權遙遙呼應,悍然出兵攻打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當然,安倍也忘了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突襲珍珠港,而美國的記者朋友和國際政治與戰略的研究人員,竟然也「忘記」這段日本侵略美國的歷史,也「忘記」就這段歷史向安倍提問!
同樣是二次大戰的侵略國,德國對歷史的記憶、對歷史的態度,大不同於日本。戰後德國對於當年納粹法西斯的崛起以及集體屠殺猶太人的罪行,有著深刻反省,且透過法律和制度,極力消弭社會中殘存的種族主義思維。至於日本,儘管戰後在美國的占領託管下,忍辱負重,致力於經濟復甦,但似乎從未認真的面對十九、二十世紀以來日本侵略他國的歷史,更從未嚴肅而慈悲的懺悔他們犯下的戰爭殘暴罪行!日本只記得美國在長崎廣島投擲原子彈造成的悲劇,卻從未真心地針對慰安婦問題,向東南亞以及台灣的受難者致歉賠償;針對南京大屠殺,日本非但不曾真心悔悟,反而想盡辦法竄改教科書,佯作南京大屠殺從未發生過。
願不願意面對歷史的錯誤、願不願意記取歷史的教訓、願不願意真切地反省過往的國家行為,正是造成今日德國與日本的差異所在!
勇敢面對歷史、記取歷史教訓、勇於反省的德國,不但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在曾經是法西斯極權專政的沃土上,創造了一個民主政治的典範,而東西德的統一,更使德國一躍成為歐盟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那麼,怯於面對歷史、不願記取歷史教訓、不願反省自我,甚至要藉著竄改歷史來遮羞的日本呢?儘管曾經創造了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筆下「日本第一」的驕傲,日本的政治權力仍然牢牢掌控在少數派閥與門閥手中,歷屆首相爭先到靖國神社參拜戰犯陰靈,在在顯示他們根本不願反省,不願認錯。日本做為經濟大國,卻因為不願面對歷史,亞洲諸國對它永遠懷著戒心,以致其國際政治影響力甚至還不如蕞爾小國的新加坡呢!
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勇於面對歷史,勇於記取歷史教訓,勇於自我反省。做為二次大戰的被侵略國,我們不能忘卻那段歷史,更要勇於反省,記取教訓;當然也有權利和義務去提醒世人,不要忘記人類最黑暗、最殘酷的那段歷史!更不容有人刻意扭曲那段歷史!同樣的,深受意識形態與主義(ism)之害,身受內戰之苦、曾經顛沛流離的兩岸中國人,也要深切地回顧歷史、反省自我,為和平繁榮、民主平等的中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