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二場的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右),講師群(左起)檀教師鄭石岩、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西來寺前住持慧濟法師,闡釋《楞嚴經》對修行的重要性。圖/人間社記者蘇瑄蔚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大樹報導】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主辦的「二○一三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二場─「從《楞嚴經》談佛教對修行問題的看法」,二日在佛光山如來殿四樓大會堂登場,來自全台各地八百多位愛書人,在交流智慧與經驗中,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人間佛教讀書會滿穆法師表示,人間佛教讀書會成立於二○○二年,秉持著發揚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理念,自二○○四年開始,每年到全台各地巡迴舉辦研討會,邀請法師、大德、學者與知名人士,透過各種不同觀點,分享自己讀經、解經與行經的生命經驗,來探討不同經典。二○一三年以「人間佛教經證」為主題,將巡迴城鄉地區共九個場次。
轉煩惱為菩提
「不讀《楞嚴經》,不知修行上的迷、悟在哪裡?」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在導讀《楞嚴經》時提到「成佛之《法華》,開悟之《楞嚴》」,《楞嚴經》從修行角度出發,提供大家許多證悟之道與去除修道障礙的妙方。永本法師說,修道人要斷除殺、盜、淫、妄,方能長養智慧與善根,此外〈楞嚴咒〉更是咒中之王,持誦此咒,對於消除煩惱與增長定心,頗具功效。
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的「從《楞嚴經》談佛教修行問題的看法」論壇中,恭請佛光山西來寺前住持慧濟法師、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與佛光山檀教師鄭石岩,針對「學佛人如何契入此經?真心在哪裡?修行人在修道上要注意什麼?」等議題,分享智慧與生命經驗。
慧濟法師談到,當我們對境生迷,煩惱就會來,煩惱來自於貪,並勉勵大家有障礙要克服,每個困難,即是轉煩惱為菩提之處,他強調,悟後才能開啟真正的修行,叮嚀「悟後起修」的重要性;永本法師列舉知見錯誤、不清楚因果業報、我慢及講求速成等十種修道上的迷思,來提醒大家要心念清淨;檀教師鄭石岩自青少年時期受到星雲大師啟發,埋首深研《楞嚴經》,他分享研讀《楞嚴經》的方式是「讀前經補後經、讀後經補前經、讀此經解旁經、讀旁經解此經」,同時以自己在修道上因困難、蒙佛恩的親身體驗,與眾分享如何培養正知正見,打造美好人生。
導讀學佛好書
由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主持的好書導讀單元,邀請佛光會南區輔導法師妙嚴法師、檀講師郭銘群與莊月香,分別就《人間佛教語錄》、《往事百語‧有佛法就有辦法》及《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等書籍,做精闢導讀與分享。永光法師說,閱讀可使人成長,提升談話內容;妙嚴法師則談到《人間佛教語錄》淺顯易懂,是綜合的智慧錦囊;郭銘群提到《往事百語》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領眾的心法,也是學佛人的祕笈寶典;莊月香則說明《佛光教科書》,是通往佛國淨土的階梯,更是學佛人必讀的修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