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師兄吃早餐時,看到一位師姐用保溫杯裝豆漿,因為杯口小,豆漿沿著杯子外緣滴落到鍋子裡,此後,只要早餐出現豆漿,他就心有罣礙而不敢喝。
我笑他:如果沒看到,你還不是照喝?「不知最親切」啊!
禪宗公案中,羅漢桂琛禪師點明法眼文益禪師,「知」是認識分別、以自我為中心;遠離語言文字,放下自我立場與判斷,才是追求的目標,一句「不知最親切」,讓法眼文益豁然開通。
人的眼耳鼻舌身心,是見聞覺知的感官,一旦接觸六塵外境,就有種種認識分別,進而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所以說,六根是賊,是無明煩惱的元兇,必須時時都攝,不讓它們作亂;一旦六根攀緣,對上六境,也應不起分別。
我想起自己的例子。以前讀學院,有時晚上會到長廊的淨房,雖然夜深無人,也不害怕。畢業後,有人告訴我,學院裡有「眾生」,曾有人半夜看過。自從知道這件事,有次回學院掛單,晚上到六十坡附近時,心裡竟覺得毛毛的;其實什麼也沒有,而是自己嚇自己。很懊惱為什麼要聽到這種「八卦」,真是萬法唯心造,不知最親切!
人在世間,都會遭遇各種境界的考驗,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六根,不讓種種誘惑氾濫,學習「不知最親切」,相信一定能生活得自在又快樂!(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