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學做人--避禍的學問

任浩之 |2006.11.06
785觀看次
字級

在大禍臨頭時,聰明人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舉動,看似荒誕不經,卻是避禍的好法子。

生活中常有不可測的危險因素,如果處理不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在歷史上,最常見的就是權力之爭、政治漩渦了。這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輕易表明態度,眼光要放長遠一點。如果看不清是是非非,不妨假裝糊塗。

明朝時候,寧王朱宸濠很賞識當時的名畫家唐伯虎,曾派人帶著很多金子到蘇州去聘請他。唐伯虎被請到之後,寧王安排他住在賓館裡,款待十分優厚。
 
唐伯虎住了半年,看寧王做出許多不法的行為,推斷他以後一定會造反,於是就裝瘋賣傻。寧王派人給唐伯虎送東西,他便赤身裸體地坐到地上,像孩童般嬉耍,還譏笑責罵來人。來人帶著禮物回去報告寧王,寧王說:「誰說唐伯虎是一個賢才呀?我看他不過是個瘋子罷了!」於是放他回去,不久寧王果然起兵叛亂。

寧王的叛亂被鎮壓下去之後,朝野中許多人都被牽連進去了,唐伯虎雖然曾經被寧王待為上賓,但因為他早有預防而得以免禍。寧王聘請唐伯虎,只是想做出招賢納士的姿態,以此來拉攏各地豪傑為他效力。唐伯虎發現寧王謀叛的企圖,並且斷定他日後不會成功,如果自己不早一點與寧王擺脫關係,到時候難免惹來殺身之禍。

但是自己身處寧王的控制之下,怎樣才能逃脫呢?如果直接一走了之,寧王是不會饒過自己的,這時只有裝瘋賣傻是一條可行的方案。唐伯虎佯狂避禍的這一招,既顯示出他高人一籌的判斷力,又顯示出他的聰明睿智。

魏晉時期,國家動蕩,政權更迭,那時的文人如果站錯了隊,或者得罪了當權者,很可能會丟掉性命。「竹林七賢」之一、當時的名士阮籍不願與統治者為伍,但也不想得罪他們,他採取的辦法就是隱居山林,推杯換盞,常常喝得爛醉如泥,堅決不參與政事。
 
當時,司馬昭把持了魏國大權,他想拉攏阮籍來為自己服務,利用阮籍在上層社會中的影響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派人去向阮籍求親,要阮籍把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司馬炎(就是後來的晉武帝)。

如果換了一個巴結上司的人,肯定會高興得不得了,可阮籍不願意,他不想和司馬家族攀親,但又不能公開拒絕,便整天喝酒喝得爛醉,媒人去提親,跑了一趟又一趟,每次都看到了阮籍喝醉了酒,呼呼地在沉睡。時間一長,老是說不上話,司馬昭事情又多,便把結親這件事丟下了。

當時的鐘會是司馬昭身邊的紅人,他多次拜訪阮籍,想聽聽他對國事的看法。阮籍知道鐘會是個小人,不想與他交往,當然也不想得罪他。鐘會每次來見阮籍,就見他喝得爛醉,根本沒有清醒的時候,鐘會根本沒辦法與他交談,因此也就免去了一場殺身之禍。
 
司馬昭有一個謀士叫何曾,他知道阮籍瞧不慣司馬氏,建議殺了阮籍,可司馬昭認為:阮籍只是好喝酒,成天迷迷糊糊地過日子,雖然名氣很大,但還沒有反對自己的實際行動,犯不著殺他,便一直對他抱容忍的態度。

阮籍用爛醉如泥的方法躲避禍患,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種折磨自己的消極辦法,但是在當時那種政治氣氛之下,的確起到了一種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醉酒,其實也是一種蔑視和反抗,是一種生存的策略。

與此相對照的是「竹林七賢」中的另一位人物嵇康,他個性鮮明,不愛委曲求全,對司馬氏政權明顯表現出自己的厭惡。嵇康有個愛好,那就是打鐵,有一次那個小人鐘會來見他。他裝沒看見,繼續忙得熱火朝天,把鐘會晾了好半天,好不尷尬。

鐘會討了沒趣,正要離開,這時嵇康以嘲諷的語氣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意思是你為什麼事而來,現在因為見到了什麼而要離開啊?

 鐘會心中恨恨地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意思是我為聽說的一些事而來,現在我為所見的事而去。從此鐘會一心找嵇康的麻煩,後來司馬昭看嵇康不順眼,鐘會趁勢添油加醋,讓司馬昭把嵇康處死了。

在極端的環境中,人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就不能遵循常規的方式,一定要想出切合實際情況的方法。在大禍臨頭的時候,聰明人會做出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舉動,看似荒誕不經,實際上卻是避禍的好法子。大凡遭人嫉恨者,通常是因為自己的才華得罪於人,如果自己裝成庸人,不就不會為人嫉恨了嗎?唐伯虎和阮籍的行為,都體現了這一做人方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