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右派聯盟領導人、前總理貝魯斯柯尼二十四日在米蘭投票。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上周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國會選舉投票,面臨債務危機和緊縮政策的十字路口,選民將為國家未來經濟改革方向投下關鍵一票,究竟要繼續忍受緊縮的「緊箍咒」,還是重返「今朝有酒今朝醉」舊路?
投票進入第二天,選前民調顯示,由民主黨黨魁貝沙尼領導、主張改革經濟的中間偏左聯盟在眾院勝算稍高,參院則可能要拉攏看守總理蒙提的中間派聯盟,能否組閣難料。
老貝支持率居次
前總理貝魯斯柯尼的自由人民黨支持率僅次於貝沙尼,有望突圍。左右爭持之中,還有前諧星格里洛領導的「五星運動」攪局,隨時可左右大局。
這次大選是義大利政局突變十五個月來,選民首次用選票為國家經濟路向表態,不但攸關國家經濟去向,同時也牽動歐元區神經。若有閃失,資不抵債,更有重新觸發歐債危機的可能,因此歐盟和市場都密切注意。
IHS環球觀察分析師瑞安表示,反緊縮政黨支持度上升,增加大選難產及政治不穩的風險。
市場期待貝沙尼與蒙提陣營結盟,延續改革。不過打反緊縮牌的貝魯斯柯尼和反建制的「五星運動」走勢凌厲,大選結果未必如市場所願,可能觸發新一輪歐債危機。
分析家認為,貝沙尼雖然反對緊縮方案,但並不抗拒改善營商環境,若他的陣營能夠與蒙提合組聯合政府,相信會繼續推行改革,對義大利政局衝擊最小,也是市場最想見到的結局。
可能產生弱勢政府
至於貝魯斯柯尼回朝,市場前年已投了不信任票;最壞結果是產生弱勢政府甚至政府難產,屆時市場會令債息再次飆升,再次令歐元區陷火燒連環船危機。
希臘的前車之鑑已足以引發市場恐慌,而義大利經濟規模比希臘大約十倍,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逾百分之一百二十,若發生經濟崩盤,整個歐洲乃至全球都無法承受。
預料官方計票結果將在周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