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BBC報導,南韓首位女總統朴槿惠昨天宣誓就職,她上任後立刻面臨一項重大任務:把逐漸遲緩的經濟成長重新帶起來。在多項成長驅力都陷入停滯的時刻,這個任務顯得更加艱難。
南韓是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從一九九七到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崛起,各國對其經濟成長有的羨慕有的嫉妒,但是推動南韓經濟的引擎似乎出現能源危機。BBC指出,朴槿惠上周提出的第一個政策構想,並沒有談到任何經濟成長目標,這顯示重振經濟的任務相當複雜。
朴槿惠最需要擔心的幾件事情之一是南韓出口減緩,而且這也可說是她目前尚無力掌控的因素。出口占南韓總體經濟產出超過一半,而如美國與歐元區等關鍵市場的萎縮造成影響,雖然一月出口數字增加,但分析家認為全球經濟未見好轉,假如任何一個關鍵市場情況惡化,出口將遭受打擊。
最近匯率波動也引發可能打擊出口的疑慮。從去年十一月以來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近百分之十五,讓日本產品價格更便宜;而韓元兌美元匯率從去年五月到現在升了約百分之十,讓南韓產品變貴。由於韓日產品競爭市場相同,南韓恐怕就此失去競爭優勢。
不過亞洲市場需求成長,特別是中國企圖增加國內消費,對南韓而言是好消息。中國為了平衡出口導向的經濟,打算增加內需,有些分析家認為未來中國需求增加有助南韓出口。
不過朴槿惠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所謂「經濟民主化」改革,也就是改變南韓財閥企業的現狀。
但是也有分析家認為,經濟走緩可能讓朴槿惠變得保守,確保這些大企業能繼續推動南韓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