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生活久了,雖然我還是習慣晚餐和假日的午餐,盡量自己動手烹煮。但因早餐店、麵包店及便利商店到處林立,各式各樣搭配的速食或簡餐,琳瑯滿目,早餐就開放自由選擇了。
只是,換來換去,配來配去,喜歡的老是那幾樣,久而久之,難免還是會膩,尤以出身農家的老公,感受最為明顯。他知道平常日,大家趕著出門上班、上學,想好好弄個早餐,恐怕是「強我所難」,故退而求其次,折衷提出他的希望。
他說以前住鄉下老家時,方圓幾公里根本沒有任何商店,想要吃個麵包或燒餅油條,可要「翻山越嶺」(形容有點誇張)到街上去買,且因鄉下人習慣米食,早餐大概就是白稀飯配醬菜和菜脯蛋。
老公還特別描述,煮稀飯要多放點水,再慢慢燜熬,最好是濃稠而不糊爛,而菜脯與蛋(母雞也是自己養的)要綿密結合,炒到有點金黃色,醬菜則是自己醃漬,擺放在廚房角落的土甕內。
看老公說得口沫橫飛、活靈活現,又符合幾分「近代史」的故事情節,也就姑且相信。雖然他不好意思開口強求比照辦理,但口氣中已顯露出期待。事實上,我也想變化,不如順勢而為,利用假日早上「如法炮製」。
大概因長期烹煮,手藝還不錯的關係,我一點就通。稀飯煮熟後稍微燜一下,就從電鍋起出,再煎幾個荷包蛋、炒一、兩道青菜,加上購自超市的傳統脆瓜和土豆麵筋罐頭,與老公口中的「豐盛早餐」,應該相去不遠吧!
看著一家人快樂品嘗白稀飯的樣子,老公也露出「回味」的滿足笑容,假日白稀飯,不但讓我們得到不同的生活情趣,也讓全家人在悠閒地享受早餐之餘,情感更加融洽,也算是意外的附加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