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東盟旅遊論壇日前在寮國首都永珍舉行,根據泰國曼谷大學民調中心的報告,泰國目前是東盟地區最受歡迎的旅遊地,外國遊客認為,泰國最吸引人的是佛教古蹟文物、風俗文化、迷人的海灘、旅遊安全,有逾九成六的受訪者願意介紹朋友到泰國觀光,八成五說會再次到泰國旅遊。
泰國國家旅遊局中部地區主任頌猜宣布,前年遭受特大水患後,去年前往大城府的遊客人數共計七百萬人次,成長幅度百分之百,多數被該府獨特的景觀、古老佛寺建築所吸引,也有企業人士表達,希望能參與受損建築的修復工程。
泰國素有「黃袍佛國」美譽,以佛教為國教,人民逾九成信奉佛教,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佛寺建築和文物。其中,十四至十八世紀泰國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的首都大城府,有被譽為「吳哥窟第二」的世界遺產—素可泰遺蹟公園、最壯觀的瑪哈達寺,及近二百座大小佛塔,並有釋迦牟尼佛的巨型坐像。
鑄於十七世紀的蒙坤巫碧佛像,據說是泰國最大的金屬佛像,外型相當美觀。在整修大佛時,發現佛身內藏有很多小佛像,構造奇妙。而三寶公寺供奉的三寶公,是泰國最大最古老的的壯麗佛像,每年春節前往禮拜的華僑絡繹不絕。
十三至十四世紀,暹羅第一王國首府素可泰是文化搖籃,始創泰國的文字、藝術、法規,有逾百佛寺佛塔及逾千尊佛像。素可泰的一個石碑銘文描述王國鼎盛時期的宗教建築物,中心區的聖堂,佛像通體用黃金、青銅和灰泥鑄成,十分獨特。
素可泰王朝十三至十五世紀最重要的城市甘蓬碧,市中心的玉佛寺有獅子、大象等裝飾底座的佛塔。甘蓬碧國家博物館亦收藏有佛首、佛像、神靈雕塑和裝飾佛塔底座的飾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