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做對的事才能建立歷史地位

執筆人: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2012.11.30
1419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朝平 資深媒體人

執筆人:陳朝平

資深媒體人

馬英九就任第二任總統時,念茲在茲地要建立個人的歷史地位,不料,半年來爭議不斷,日前甚至創下了不滿意度七成的歷史新高。民眾不滿、黨內同志批評,就連《經濟學人》雜誌也來湊熱鬧,直指馬英九總統是「Bumbler」。

馬總統如何才能挽救低迷的聲望?如何能在剩下三年多的任期內建立個人的歷史地位?

不難!不過就是管理學者常說的一句話:「Do the right thing, Do the thing right!」(「做對的事」以及「把事情做對」)。那麼,究竟甚麼是做對的事呢?

依照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我國雖然採行總統制,但憲法的設計實際上類似法國的雙首長制,總統除了是國家元首,最重要的職責在於國防與外交政策的擬定與遂行,行政院長才是綜理內政與財經的負責人。不過,雙首長制的憲法架構,卻因為兩個因素,幾乎成了總統獨斷獨行的鷹架。其一是李登輝掌權後,一直到民進黨執政期間的幾次修憲工作,不僅將立法院對總統提名行政院長的同意權廢除,也將行政院長對總統某些命令的副署權廢除,這麼一來,等於閹割了民主政治三權分立的制衡機能。在以黨領政的形勢下,行政院長一職成了總統的恩賜,揮之即來,呼之即去,即便是資質不合格的人選,也可以因為總統個人的關愛寵信而登大堂。陳水扁掌權八年,數易行政院長,視行政院長任命如同兒戲,即是鐵證。

事實上,全球能夠成功運行的民主國家,除了美國以外,幾乎都是採取內閣制,馬英九在沒有問鼎大位之前也主張內閣制。二○○五年憲法修正傾向於變體的雙首長制後,馬英九不再鼓吹內閣制。二○○八年馬當選總統後,非但絕口不彈內閣制的調,甚且變本加厲地擴張總統職權,削弱行政院長職權。而馬英九任內推動的行政區劃變更,一舉將台灣變成了「五都、十二縣、三小市」的奇怪格局,五都首長率皆民選產生,五都首長挾選票睥睨欽點且無民意基礎的閣揆,等於是國境之內多了五個諸侯,內政焉得不亂?閣揆又焉能有效治理?如今,五都爭舉債上限,縣市財政面臨破產,證所稅是否開徵,工資長期不漲,產業回流績效不彰,種種問題,多根源於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總統有權無責。權責不清,是因為沒有做對的事,自然也難將事情做對。

如今,朝野都同意,台灣當前的問題和其他國家與地區無甚差異,就是經濟問題。就經濟問題而言,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馬總統,遠遠不如行政院長陳。陳雖然也是學法律出身的,但是,他進入職場以來,一直在金融界服務,實務經驗豐富,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掌控國家財經政策,表現堪稱卓越。在財經問題上,馬總統若對陳院長說三道四,便是外行領導內行;陳院長若全盤接納馬總統的指示,施政肯定不盡如人意。陳院長若是不接納馬總統的外行意見,依據現行憲法,只有辭職一途,這麼一來,定然演成政治風暴,絕非國家之福。

馬英九總統真想要建立個人歷史的地位,其實不難,就是遵行憲法精神,放手讓行政院長去推動行政團隊研擬出來的施政藍圖!馬總統何妨視行政院為獨立機關,像尊重中央銀行一般地尊重行政院長的職權,行政院長有權有責,事情自然做得對、做得好。馬總統若實在忍不住要將手伸進行政院,那麼,建議馬總統休假一個月。

我所謂的休假是徹徹底底的放空,不搞Long Stay,不搞下鄉參訪,也不參加黨內會議,更不接打電話做指示,就是很單純地回家侍候高堂,過過老百姓的日子,說不定因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