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尿道較長,約十七至十八公分。女性尿道較短,約四公分,再加上其尿道開口非常接近陰道口和肛門,很容易發生尿道感染,據統計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到兩個,在她的一生中曾經發生過尿道感染。其他如泌尿道結構異常或阻塞、神經性膀胱、長久使用抗生素、免疫系統抑制劑,和使用導尿管等,都會造成尿道感染的機會增加。尿道感染最常見於性生活活躍的女性或生育年齡的女性,懷孕婦女、男性前列腺增生、患有糖尿病的人,罹患尿道感染風險也較高。
依據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等,主要的致病因可分為:致病菌由尿道口逆行而上(上行性),或是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再侵犯泌尿系統(血行性)。泌尿系統由兩個腎臟、兩條輸尿管、一個膀胱與尿道所構成,正常情況尿液是無菌的,大部分尿道感染是因細菌自體外進入尿道所引起的,這些細菌先在陰道口或肛門口繁殖,再進入尿道,造成尿道炎,經上行路線到達膀胱,導致成膀胱炎,當細菌進入膀胱後,因輸尿管進入膀胱的開口有瓣膜的作用,不允許尿液回流,所以很少再往上行感染,所以大部分的尿道發炎屬於膀胱炎,腎盂腎炎則較少。
有些尿道感染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也可能出現以下症狀:早期有頻尿、尿急、解尿困難;晚期會解尿疼痛、灼熱感、尿液中出現膿或細菌、出血、小便混濁,下腹痛及腰背痠痛,甚至發高燒、寒顫、昏睡等。有些臥床的老人或小孩,不管有無使用尿布,發生不明原因的高燒時,應該檢查有無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預防措施:攝取大量水分,減少感染。有尿意,應找時間和合適地點解尿,勿憋尿。一般在性行為後,可立即解尿以排空膀胱可能的細菌孳生。多攝取含維他命C食物(如蔓越莓汁、柑橘類等)。排便後用衛生紙擦拭時,請由前往後擦拭,以免將腸道的細菌帶往尿道口感染。女性生理期應注意保持會陰清潔及乾燥,常換衛生棉,不要穿通風不良的衣褲,以免太過悶熱而滋生細菌、黴菌等。
若有感染應依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勿自行購買成藥而危害健康,或任意停藥,以免復發或形成抗藥性的菌種,造成日後抗生素使用的困擾。
(作者為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