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不少居民向國有財產局申請代管閒置空間,開闢小型生態綠地,溫州社區發展協會使用不到二年,就接到繳回通知,雖然無奈,仍決定要繼續申請其他荒地,展開新的「游牧公園」計畫。
國財局昨天派員至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巷弄內一百一十平方公尺的生態綠地「小野地」點交土地。國財局人員表示,里民可代管閒置空地二年,但若有處分需求,國財局可直接收回使用。
溫州社協理事長何承翰表示,上個月接到土地繳回通知,國財局承辦員也一直溝通,指即便申請其他荒地,未來還是要繳回,但他認為,「對的就要去做!」於是又著手申請二塊荒地使用,目前小野地內的盆栽則先分還給里民。
小野地原是水利署宿舍,宿舍拆除後,荒地再移交國財局,但不久,這塊地出現遊民與環境髒亂問題,促使里民「插手」空間運用。
二年前,何承翰拜會國有財產局,沒透過民代、區公所申請空間,耗費七個月遊說承辦人員,最後讓協會獲得二年的土地代管權。
溫州社協與學生團體大猩猩游擊隊合作,將荒地命名為小野地,並辦一系列綠化行動,設羊腸小道,將殘破的牆壁塗鴉,而化糞池改造為雨水井,擺設桌子等設施,之後,大安社區大學也舉辦「社區美感角落工作坊」傳承經驗。
何承翰說,曾有攝影師到場,感到驚訝,北市只有約十種原生種蝴蝶,小野地竟可看到鳳蝶等五種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