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留下來用餐

加減 |2012.11.19
1884觀看次
字級

嘉義布景師陳明山因沒錢吃飯,師父一句「留下來用餐」,他暗自立誓,要用七年青春回報恩情,卻成就了五十年的布景師工作。

滿頭白髮,紮著馬尾,六十歲的陳明山在嘉義縣溪口鄉三疊溪鄉間稻田,開設「明山台灣民俗布景社」。他曾是嘉義縣新港鄉「田僑仔」,十四歲家道中落,身為家中長子,只好放棄升學,外出工作。回想幼時家中沒錢供他念書,多次半夜暗地啜泣,但他不怨天尤人,直說傻人有傻福。

有一天,父親看到電線桿張貼招募布景學徒廣告,十四歲的陳明山拜師台灣民俗戲劇布景達人張錦濤,踏入布景師工作。

陳明山回憶,當年學徒分文不取,吃住自理,因為沒錢吃飯,早餐趁著在師父家刷牙時用水灌飽肚子;每到午餐時刻,就借單車到附近的大林東亞戲院閒晃;最期待的是晚間九點半那碗由師父供應的「陽春麵」。

陳明山說,師父早就發覺,只是不點破罷了,就在尾牙那晚,師父不捨地說:「粗茶淡飯若是不嫌棄,以後就留下來用餐。」

對師父的恩情,陳明山暗地發誓,「要做到二十一歲當兵報答。」一轉眼,他已從事近五十年的民俗布景師工作。

民以食為天,沒餵飽肚子,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留下來用餐」看似簡單一句話,卻充滿關懷與愛心,不但成就一個人的一生,更印證「愛心力量大」的說法。

(加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