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喜愛登山,身體健康、心境年輕。圖/楊吉籐
一九七七年的夏天,太陽初升,輕手輕腳地快速穿鞋、帶水、背包包準備出門,然後對著孩子說:「阿爸要去爬山了。」
二○一二年的夏天,還是一大早,手忙腳亂慢吞吞地穿鞋、帶水、背包包準備出門,這次換阿孫說:「阿公!還要去爬山嗎?」
時光飛逝,自「阿爸」升格到「阿公」以來,三十五年的歲月中,發現自己竟然參加了一千四百多次的登山健行活動。
回想五十出頭時,以「健步如飛」的腳步,風雨無阻地一路走來,如今雖變成「一步一腳印」,但仍與快樂的山友們,順著自然,疲而不倦地走在山上,至今未曾中斷,也從未承認自己早已入「老頭」之列。不過回頭一看,自己滿頭白髮、一身皺紋、黑斑點點,違章建築滿身,令人觸目驚心,於是大為感嘆,如果能再年輕一次是多麼美好的事。
人生有很多不公平事,唯有老化這件事是絕對公平。這是人類必經之過程,也是自然法則。
英國詩人王爾德(Oscar Widler)說:「老人的可悲不在其老,而在其不老」。問題就出在自己毫不覺得老」,因心中年輕,所以老想做年輕人做的事,但是社會與親友都認為你老了,應該待在家中含飴弄孫,不應到處遊玩、唱卡拉OK、跳舞、談戀愛……結果你不老,但人們要你老,乃成為悲劇。常常人們認為你不應該做的事,全是你想做的事;人們認為你應該做的事,全是你不情願做的事。
幸好,生於今日開放自由的年代,心中年輕的老人,依然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人們要尋回失去活力,回復年輕的機能,只要保持內心的年輕,而依靠持之有恆的運動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例如參加山岳會每星期固定的登山健行活動,能促進新代謝,延緩老化。
外表的老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的感覺」,年紀輕輕的未老先衰,才是人生悲哀。人生的財富來自健康,健康來自運動。做為一個心中年輕的老人,於每星期能和老朋友相約在山上,與大自然為伍,相互關心、噓寒問暖,圍坐在草地談天說地,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