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降十八嬈 掌中舞出傳奇故事

 |2012.11.15
2310觀看次
字級
布袋戲大師王藝明在新戲《大目降十八嬈傳奇》中,有神明動員八家將(左)對抗蜘蛛王的精采對決。圖/吳淑玲

【本報台南訊】布袋戲大師王藝明邀台語詩人陳建成,把列入國家無形資產的「大目降十八嬈」遶境活動的傳說故事,編寫成布袋戲《大目降十八嬈傳奇》,劇中不僅展現出「七廟神明」與「蜘蛛王」的正邪對抗,並以幽默的金光布袋戲,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藝陣文化。《大目降十八嬈傳奇》十七日晚間在台南歸仁文化中演藝廳首演,二十四日晚間在永康區樹仔腳福安宮演出第二場。

王藝明指出,《大目降十八嬈傳奇》故事取材於新化地區(舊名大目降),自清末流傳的民間傳說。

據傳,大目降的地理風水是屬「八卦蜘蛛穴」,引來蜘蛛精的盤據和作怪,蠱惑地方婦女行為放蕩不檢。每到元月十八日,婦女會放浪冶遊(俗稱「嬈」),經追查得知是蜘蛛精作祟,於是地方七大廟宇神明聯合布陣作法,派出乩童轎班、獅陣、宋江陣、八家將等各式陣頭攻打蜘蛛精,當地婦女才得以恢復正常,地方回歸太平。

王藝明表示,「大目降大八嬈」已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經過七個多月的鄉里調查,由擔任劇本創作和藝術總監的台語詩人陳建成,將民間 傳說編寫成劇本。這是繼《決戰西拉雅》之後,原班人馬再度合作打造新戲,是百分之百原創劇本、原創音樂,木偶也是原創造型。

在布景上,從元宵節傳統街道牌樓場景、施放焰火、雜耍、提燈籠夜遊節慶特色;以及廟宇乩童轎班遶境巡查、舞獅陣頭、宋江陣對打表演、八家將出巡收妖等橋段,令人耳目一新。

王藝明強調,《大目降十八嬈傳奇》目標是發揚傳統演藝和台南藝陣文化,將朝「觀光定目劇」的發展方向構思,劇情設計相當緊湊,對白更簡潔幽默,希望將來有助於在地觀光的行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