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無線電視網(CNN)指出,當這場選戰落幕後,對美國而言其實是輸的多、贏的少。歐巴馬及羅姆尼兩位候選人在選戰最後幾天,都沒有提出足以令人信服的主張,來打破相互拉鋸的僵局。因此無論誰勝選,都有大約同樣多的美國人對他們投下了反對票。
歐巴馬在大部分的民調上,都領先一或兩個百分點。然而儘管他強力催票,但差距卻並沒有拉大。羅姆尼雖然以「狗追汽車」的態勢在後面緊咬不放,但始終未能從「陪跑者」決定性地變為「領先者」。
羅姆尼一直無法突破的原因包括:起步較慢,他過去在企業界的經歷;加上出國訪問時頻頻出包,而且一再使他「肥貓」的形象更加凸顯;例如他曾不經意地說出要跟別人打賭一萬美金,這當然很難令勞動群眾跟他站在一邊。
但歐巴馬的頭號敵人是經濟,亦即「失業尚未下降」。大部分選民都願意將責任歸咎於布希,歐巴馬也一再提醒民眾他所接收的是從「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但大家都都很清楚,他不能光靠「情況可能更糟」來打選戰。
另外隨著選戰一路打下來,「不會情緒化的歐巴馬」也一去不返。現在他絕不放過任何機會抨擊對手,以粗話來嘲笑羅姆尼,而且也跟對手一樣會「硬拗到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