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針對報載金墩市售包裝米農藥超標事件,金墩公司昨日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造成社會大眾困擾,致十二萬分歉意。
金墩公司表示,昨晨媒體刊載金墩市售包裝米含有農藥殘留事件,為金墩總經理沈永成一時口誤,經複查原送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稻穀農藥殘毒快速檢驗報告,疑似陶斯松及殺菌劑,並非所刊載的「撲滅松、賽達松」。
金墩指出,原疑似農藥殘留稻穀需經脫殼、除糠等加工過程,才能製成市售白米,因此農藥殘留量已大幅降低,請民眾安心。
金墩強調,一向重視商品品質,這次自行送檢驗出「少部分」商品疑有瑕疵,為確保社會消費大眾食的安全,不惜損失,主動通知賣場商品全部下架,日後會持續嚴格把關,確保商品無虞後,再上架銷售。
據了解,農政與衛生單位昨天都介入調查,發現難以釐清稻穀來源,轉為要求金墩米全面回收今年一期稻作的產品,並管控一期稻穀,不得流出。
白米含農藥過量的事件爆發後,金墩米董事長沈永志曾一度未接手機,總經理沈永成坐鎮處理。「整天電話接不完,頭有夠痛。」沈永成說,基於企業社會責任,主動通知通路商下架,結果「代誌變這樣大條」。
今年一期稻作收割前,颱風、豪雨成災,農民先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緊接著搶收倒伏稻作,沒時間等農藥揮發。農糧署抽驗公糧時,發現今年一期稻穀的農藥殘留率偏高,十月要求民間糧商加強抽驗稻穀與小包裝白米產品。
金墩實業十月十九日驗出庫存小包裝白米含超量農藥,同批產品早在今年七月初陸續出貨,迄今賣出約三百八十噸,恐怕大多被消費者吃下肚。金墩實業預計回收上架小包裝白米約十二萬噸,管控倉庫疑似混有過量農藥的稻穀一千噸、已裝箱庫存的小包裝白米十九點六噸。
金墩實業根據產品批號追溯,懷疑是四十八公頃契作田、約二十八點八噸稻穀殘留過量農藥賽達松、撲滅松,但四十三名契作農民與花壇鄉農會均否認,還出示農糧署的三次檢驗報告,初驗不合格,但第二、三次複驗都符合殘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