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力量」不是「無聲勝有聲」,也非「盡在不言中」,沉默,其實蘊含更多話語與情緒。
社會需要「安靜的力量」,靜靜做事,默默付出,無關語言,讓心靈震動。一般人印象裡,靜的人內向,沒有能量。在表現的年代,人們不欣賞靜,靜不易吸睛。
靜,令人舒適,但與靜相關的「靜寂」、「肅靜」、「靜止」、「靜默」等,給人寂然無聲,毫無生氣之感,許多人怕靜,用活動將生活填得滿滿。
靜,雖然平淡,但絢爛的靜,是種不同的靜。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是靜,有力量的靜,才大有可為。寧靜致遠,靜不是靜止不前,原地踏步。易經坤卦說:「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不過,這種安靜的力量,必須經過試煉。
安靜是浮躁的對立,安靜內在的力量會集聚滋生。能夠安靜下來的人,通常被視為極有力量。山東沿海古老民族萊夷,追求安靜達到高深境界。膠東至今還能找到高人靜修之地,民間還有各式各樣的修持。
有人忙碌一天,空閒時,盤腿閉目,兩手撫膝,讓氣息徐緩漫長。市集上,賣菜老農靜默片刻,當眾揮臂斷石。近來興起慢活,慢活不如靜活,慢只是手段,靜有內蘊力量。
禪是安靜的極至,是精進的力量,是修持的功夫。一動不如一靜,以靜待動,往往是贏家。
(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