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考古學家昨日表示,他們發現世上最古老的飛魚化石,牠們生存年代約在二億四千萬年前。這塌鼻子奇怪生物,為了躲避掠食者而在水面滑翔。
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指出,大陸博物館收集的化石已除去塵土、標註日期與分類,發現這種飛魚的生存年代比之前認為的還要久遠。
名為Potanichthys xingyiensis的飛魚存在於約二億三千五百萬年至二億四千二百萬年前的三疊紀中期(Middle Triassic),比先前在歐洲發現最古老物種還要再早二千七百萬年。
研究共同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光輝表示,P. xingyiensis是「最早在水上滑翔的脊椎動物」。鳥類出現之前,這種魚類已在水面上滑翔約八千萬年。鳥類被視為小型有羽毛恐龍的後代。科學家認為,飛魚演化的原因是為躲避掠食者攻擊。
這種新命名的品種僅十五公分長,並有四個「翅膀」,包括二個較大的胸鰭與一對較小的腹鰭以及用來划水蓄積動力以便衝出水面滑翔的大型分岔尾鰭。
徐光輝說,這是亞洲首次挖出史前三疊紀的飛魚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