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日前刊登專文,將共軍的殲二十與殲三十一兩種戰機,與美軍下一代的F-22與F-35作比較。美方專家認為,殲二十可能只是新技術的「研發概念機」,不見得一定會進行量產。至於這幾個月新露面的殲三十一,應該是一種備選機種。
由成都飛機公司發展的殲二十,已經歷多次試飛,第三架原型機日前也曝光。瀋陽飛機公司的殲三十一,則於今年六月在網路上被貼出照片,顯示原型機由平板拖車載運,送往陝西閻良機場進行測試。此後殲三十一的照片就不斷在網路上出現,外型比殲二十更像美國的F-22與F-35,不過目前尚無法證實是否已經試飛。
美方專家表示,根據殲二十的尺寸與發動機推估,應該仍不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也就是與現役的戰機一樣,必須啟動引擎尾部的後燃器(此時尾管才會噴出火焰),才能夠達到超音速。但是後燃器極為耗油,因此無法持續使用,只能用於短程衝刺。而如F- 22,由於發動機推力極大,即使不開啟後燃器,維持較省油的模式,也可以維持超音速飛行。
專家指出,殲二十的正面採取了一些隱形設計,但是其他方向的匿蹤性並不佳,還是可能被雷達探測到。因此殲二十可能還是一種測試新科技的「概念機」。美方判斷,解放軍在雷達、座艙、雷達匿蹤、飛控軟體等技術方面,還有很長的研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