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名國一的學生上學遲到,我請他在遲到簿上登記,他拿起筆來迅速地寫著,但寫到「遲到時間」時,他突然停下了筆,眼睛直視著牆上的時鐘,看了約莫一分鐘,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問我:「教官,請問現在幾點?」
我問他:「你看不懂時鐘嗎?」他告訴我,從小到大都是戴電子手表,表上的時間都是以數字顯示,而老師教課時又沒有認真學習,因此到現在還看不懂時鐘上長針和短針所代表的意義,我當場教他長、短針分別代表的意義。
我以為只有他一個人如此,沒想到隔了幾天,另一名國二的學生也同樣地看不懂時鐘。
看時鐘辨認時間,這是一個人的生活本能。一個人從小到大,在家庭及學校的學習中,耳濡目染地便學會一些基本生活能力,例如過馬路必須遵從紅綠燈的指示,並且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又如說母語的能力,大多,是從家人身上學習;再如搭公車或走路去上學等等;這些都是生活本能,但很多小孩從小就被保護得很好,父母或祖父母捨不得小孩跌倒;上學捨不得小孩走路,結果原本應該會的基本生活本能逐漸喪失。
其實,小孩子不應該被過度保護,家長應該學習適度放手,並且放開雙手讓孩子能夠自由自在地在群體中生活,讓他能夠學會生活的基本能力,一味地保護只會讓他與群體慢慢脫節,最後甚至可能導致他跟不上社會脈動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