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也有傳統信仰-- 賽夏族成立協會 推龍神文化

 |2012.10.15
4288觀看次
字級
受漢人影響,賽夏五福龍神宮供奉觀音菩薩、土地公、瑤池金母等道教信仰,是台灣首座竹編圖騰原住民族的宮廟。 圖/蘇木春

【本報頭份訊】「一般人總認為原住民都是天主教或基督教徒,鮮少有人知道賽夏族也有自己的文化。」賽夏族龍神文化藝術發展協會昨天在苗栗賽夏五福龍神宮前成立,會中同時遴選理監事等各職務,理事長甘鳳琴盼透過協會推翻民眾的刻板印象,讓更多民眾了解賽夏族群也有自己的宗教,並持續推動傳承原民文化。

賽夏五福龍神宮主夏茂隆表示,龍神(賽夏族語譯稱舒祿)為賽夏族中眾多信仰中的一支,龍神主祭者的供奉祭祀過程必須經過占卜,再通過族人各姓氏長老開會決議認同才能成立,當中習俗相當嚴謹。

一九九○年,賽夏五福龍神宮在頭份鎮興隆里成立,後因火災而於二○○一年重建,現在外觀的竹編圖騰牆,都是當地原住民一片一片手工編織,也是台灣第一座竹編圖騰原住民族的宮廟。受漢人信仰影響,宮內不僅祭祀賽夏族靈蛇Baki Suruw,也供奉觀世音菩薩、土地公、瑤池金母等道教信仰。

「傳承真的很重要。」總幹事巴燕‧達魯表示,現在許多族人都住在都市裡工作,別說傳統習俗的傳說,連族語許多人都已不會說,大家努力奔走才促成協會成立,未來傳承的工作與責任絕對不能馬虎。

甘鳳琴期許未來能藉著活動及祭典,邀請社區民眾參加,讓大眾更了解他們的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