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九日發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全球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預測;報告指出,從經濟中期基本面來看,大陸、馬來西亞和泰國「幣值被低估了」。
IMF認為,上述國家應該採取觀望態度,或考慮進一步適度放鬆貨幣政策,並主要依靠財政政策來提振需求。那些財政政策空間較小的國家,可以實施更多寬鬆貨幣措施,但要確保信貸增速得到控制。
不過,大陸《京華時報》昨天引述大陸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觀點認為,從經濟學學理上講,被高估或低估並無權威標準,IMF所使用的購買力評價標準,與現實可能有所出入。其次,大陸外匯市場一直有升有降,說明市場並無特定升值壓力,也因此不存在被低估的問題。
趙錫軍宣稱,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經很大,大陸近期順差成長也愈來愈慢,國際收支正趨於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講,匯率對貿易的影響愈來愈趨向中性化了。
IMF九日的報告除調降對世界經濟今、明年成長預測到百分之三點三、百分之三點六外,也調降大陸經濟成長預測,預估大陸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七點八和百分之八點二,都比今年七月預測下修零點二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儘管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一直處於低水準或下降趨勢,但大陸和印度信貸擴張迅速,印尼信貸成長依然較快,馬來西亞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