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大陸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日前舉辦「大香山觀音文化研討會」,逾十名省、市觀音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對觀音文化以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妙善傳說」深入研討和交流。
中華民族敬奉母親,將佛教的男觀音漢化為「慈、悲、善、愛」的女觀音,大悲觀音在中國民間是最受敬仰的大菩薩、大神仙,觀音文化是人心向善、道德回歸的良藥。
平頂山香山寺是全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被譽為「第一觀音道場」、「觀音祖庭」。香山寺位於縣城東南的香山之巔,史稱「香山大普門禪寺」,建於東漢,是大悲觀音菩薩證道聖地,而河南平頂山則是正式授牌的「中國觀音文化之鄉」。
在香山寺內,有一座宋神宗熙甯元年(西元一○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觀音大士塔」, 塔內由北宋蔡京書丹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文,記述了美麗動人、可歌可泣的「妙善傳說」。
香山寺地處中原腹地,文化融合、交流和傳播順達迅速,以香山寺為源頭的平頂山觀音文化,影響深遠。為保護傳承此一傳統文化瑰寶,當地積極建設集宗教文化、休閒度假、生態環境、民俗旅遊於一體的大香山景區,結合觀音文化,營造以「慈孝和諧」為核心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