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之戀 上

蔡學文 |2012.09.19
1121觀看次
字級

每回搭車進城,若有機會到師大台大附近,總愛一個人踏著短短的步子散步。這裡的空氣彷彿就和其他地方不同,或許是青春,每個年輕的步伐似乎都挾帶了一些些不妥協與不在乎,也因此可以放心地,用力地去珍惜那些,偶然經過身邊的種種。或是也都只是因為不懂事,來不及知道太多,於是就願意守著自己心頭上那些微不足道的感動。

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時光和心情嗎,我問我自己,因為不知那個年月過後,路上走著走著,在某些乍然無端的瞬間,竟驚詫於周遭的空氣與自己肺中的,隱然有種奇異的推拒感,彷彿爬上岸濱的魚族再也無法擁有鰓的自由。那時,我會讓自己走進星散此區的二手書店,大面玻璃牆的雅博客,二樓的胡思,街角的蠹行,半隱於小小院落後頭的青康……。那裡的燈光不比連鎖便利商店的明亮恆久不滅,但是更像是人類的眼睛,有種日夜寤寐的輪迴感覺,目睹著一個個並排的靈魂,棲止於滄桑色的舊木櫃上,或推開門後靜靜地逡巡佇立。這不是驕傲的神的視線,因為這的燈光並不包含強迫和催趕的意圖,反而更像是溫厚的老者,知道自己也是茫茫人海中,曾經受傷曾經想念的靈魂而己。像曾經穿越世紀邊界的,老舊斑駁的燈塔。

反覆我走進這些時間的倉庫,覺得自己心中儲藏了好多沉重行李,都能夠在短暫的片刻緩緩放下,想像他們離開自己,化成為地面的一部分。我想,放下並不代表遺忘,反而因為離開了自己,不再屬於自己,而能夠走到更遠方回頭,知道在那片風景之中,有一處自己曾經存在過的位置。





每次我要去茉莉,都會自羅斯福路拐進一條小路。那交口是沒有紅綠燈的,行人趁著車與車中間遲滯的空隙穿越馬路,很有達利與哈利波特的趣味。茉莉緊鄰某異國餐廳,餐廳門上霓虹燈扭捏閃爍,還有幾盆棕梠科植物盆栽,分不清真假。我撐著傘,想起曾經在這裡遺失過更多的傘,不免心中興起一股淡漠情懷。其實有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外界與自己之間,唯一存在的只是無實體的連結關係,看不見摸不著,只棲停於想像。而想像變遷如同季節,如同天候,下了雨,城市因之溼潮視線模棱,放晴後曾經滿溢的淚滴卻又瞬間無形無影,城市還是同一座城市。可是卻也不能說抽離了一切水氣的城市才是真實的台北。

就像地面下的茉莉同是屬於台北的一部分。地面上的人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是一旦跨進那扇門,就可以毫無隔閡地化身為地面下的人。一扇門隔開了現實的時間與過去的時間,也像一首歌,隔開活著的以及死去的,當還有一個人唱著那旋律,音符中的靈魂就夠乘著歌聲穿透時光隧道轉醒。





那天的城市是下雨的城市,我已經好久沒有想起V。但我一直記得孫燕姿唱的〈雨天〉,那是V曾經燒錄給我的《my story, your song》當中第一首歌。那時孫燕姿已經出道六年,初出的轟動雖然不曾被忘記,卻也不再被提起,我則是晚了許多年才開始辨認這一個聲音。V說他之前其實沒有買過孫燕姿任何一張專輯,這也是他的第一張,笑得很靦腆卻又驕傲。那一年是我們的高中畢業,孫燕姿離開老東家,遂有此輯新歌加精選,分為〈my story〉還有〈your song〉兩張專輯四片CD,總共要價一千元左右,以一個鄉下高中生的金錢觀來說,是不小的數字。高中時我是不聽流行音樂的,但那時候流行音樂唱片的全盛時期也已經彷若昨日黃花,彼時班上的同學大都自網路上下載音樂,燒錄至隨身MP3播放器帶到班上來聽,下課時或是上無聊的課時,同學們就載上耳機,進入了一個,只有自己和另外一個歌聲默然對坐的時空,耳機就像是黑洞吸納了外界一切音響,兩端彷若電子能階般斷裂,不再連續。我常常看著那些載著耳機的同學們,感受到其中絕然的孤獨感,但反諷的,我是更為孤獨的人種,因為當他們拆下沉重的耳機,還有相同的語言可以唱訴交談,而我只能是順暢旋律線之外灑落一些錯位的音符,連不成一首歌。

高中時代,我唯一記得的歌,就是孫燕姿的〈天黑黑〉。高中三年的導師雄哥(當然我們從不以此當面稱呼他)在他家中開派對,邀我們全班每個人都去。不用先吃晚餐,師母會親自下廚準備菜肴飲料,我記得有炒米粉和可口可樂滿桌杯盤狼藉,當然是沒有酒精成分的,於是結束後,同學們會結伴再去續攤。雄哥的小女兒讀的是音樂班,年紀還比我們小,理所當然地家中有一架鋼琴。有一次,雄哥要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一段音樂節目,不會樂器的也要唱歌,搞得班上平素就比較害羞的同學們神經緊繃,當然後來大夥酒酣耳熱之際自然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就是在那一夜,V坐在那一架不屬於他的鋼琴前,比黑鍵還深的瞳孔牽引著比白鍵還纖細而多骨的指節,敲出音符並列的前奏,開始唱「……我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