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積極推動國人自帶環保餐具用餐,不久前,再度邀集業者討論可行性。環保署官員表示,目前沒有明確推行時間,但希望多了解業者想法與推動可能遇到的問題,讓政策更易上路。
台灣外食族愈來愈多,也讓免洗餐具消耗量大增。根據環保署統計,國人一年用掉三十九億個紙餐盒,平均每人每年使用一百七十個,幾乎是每二天就用一個,不僅消耗能源,也加重環境負擔。
環保署去年推動外帶飲料自備飲料杯享優惠,獲得不錯成效,多家便利商店、速食店和連鎖飲料店都加入,全台約有一萬七千多個據點提供自備環保杯的優惠,一年來,減少六千六百萬個飲料杯使用量。
環保署早就在規畫,希望推動消費者自備環保筷、餐盒,希望在餐館消費或外帶能享受折價、集點或餐點加量等優惠,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賴瑩瑩表示,這是環保署很積極推動的政策,一個月前,邀集業者討論可行性。
針對環保署擬推動自備環保餐具優惠措施,業者看法不一。負責承製法鼓山德貴學院素食餐廳的解禪蔬食表示,店內使用餐具皆是可重複清洗的餐具,不提供外送,但若消費者自備環保餐具外帶,價格可比內食低。吉野家表示,該店的丼類食品,願配合環保署政策使用鐵製便當盒,但鐵便當盒回收率、損耗、成本等問題,還要再評估。
台鐵公司表示,台鐵便當主要供應旅客在火車上食用,無法提供自備餐盒消費者折扣優惠,也無力提供外送鐵製便當盒。食全池上便當業者表示,該店特色就是「木製便當」,擔心用鐵製便當盒裝,口感不好,且失去木製便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