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昨天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與新加坡蟬聯冠亞軍,台灣連續三年排名第十三,但分數增加到五點二八分,為二○○七年以來最佳;在亞洲僅落後新加坡、香港與日本,勝過排名十九的南韓。
根據WEF報告,台灣發展程度仍被列為最先進的「創新驅動」階段,多項指標比去年進步,如法規制度、基礎建設、高等教育與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但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衛生和基礎教育、市場規模、創新等指標排名不如去年。
今年的競爭力排名,多項評比指標台灣拿下全球第一;雖然台灣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三點四二,但報告中台灣的「通貨膨脹」指標評比卻是全球最佳。
不過,WEF也提醒台灣得留意預算赤字的隱憂,去年台灣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四點九,全球排名第九十一,今年雖降至占百分之四點三,但卻落至第一百名。另外,台灣總體政府債務占今年GDP的百分之四十點八,比去年高出一點一個百分點,以致這項指標從去年的第七十一退至第七十五。
反觀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第二十四進步至第十九,總體政府債務占GDP百分之三十四點一,排名第五十五,政府無虧損且獲得占GDP百分之二點三的盈餘,全球排名第十七。
WEF副主任蓋格表示,整體而言台灣具有優質競爭力,但須鞏固財政。他也指出,「創新」才是台灣持續提升價值鏈,升級台灣繁榮層次的關鍵。台灣今年創新指標從去年的第九名降為十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