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抗癌又有新方,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葉晨聖的研究團隊研,花兩年研發出金奈米棒複合抗癌藥劑,搭配對人體無害的近紅外光,經實驗發現,殺死癌細胞率比傳統抗癌藥物提高三成。
這項研究論文,已被國際頂尖材料科學與應用科學期刊《Advanced materials》選為今年七月份的封面故事,並被評為最重要且最具時效性的論文。
葉晨聖指出,一般抗癌藥物注入體內後,藥物可能未達癌細胞就開始釋放,讓療效大打折扣。但團隊研發的藥劑,是在金奈米棒表面包覆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矽,在孔洞填裝藥物,並用雙股DNA將洞口封住,當藥物到達癌細胞後,會因搭配身體照射的近紅外光,讓藥物內的金奈米棒散發熱能,洞口DNA被熱破壞而釋放藥物,因此展開治療。
葉晨聖說,金奈米棒複合藥劑是癌症標靶治療之一,實驗室利用肺癌細胞作實驗,在相同劑量下,發現金奈米棒複合藥劑比傳統抗癌藥物的藥效可提高三成,以往病人有掉髮、皮膚發癢、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也都減少很多。
葉晨聖說,金奈米棒複合藥劑也可針對不同癌症,裝載適合的治療藥物,這項技術已申請台灣、美國專利,目前與成大醫院合作進行動物實驗,預計最快三年後,可向衛生署申請人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