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倫敦奧運-- 百幅清朝海幢寺畫作 大英圖書館展出

觀灝 |2012.07.23
127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倫敦奧運將於二十七日開幕,為迎接全球觀光客,大英圖書館推出豐富的館藏珍品,其中最富魅力的是近百幅清代廣州海幢寺的外銷畫。

在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廣州,出現別樹一格的畫科─中國外銷畫,結合西方畫技,「寫實」記錄中國當時的風土民情和山川景物,這些畫作幾乎被當時的外國遊客帶走,庋藏於西方各國,反而中國罕有收藏。經百餘年輾轉流傳,現有上萬幅精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其中有九十一幅清代外銷畫冊,原為東印度公司十九世紀初收藏,以西方透視畫法,分兩組展示海幢寺當年的殿堂建築結構、布局、佛像及環境全貌,是目前僅存以佛寺為題材的清代外銷畫,彌足珍貴。

位於廣州海珠區的海幢寺,北臨珠江,南倚萬松嶺,風景秀麗、清幽。南漢時稱千秋寺,明末改稱海幢寺,占地近兩萬平方公尺,清初大舉擴建,成為廣州四大叢林之冠,之後毀於戰火。一九九三年海幢寺恢復宗教活動,並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塔殿、藏經閣、放生池等。

清乾隆二十二年(西元一七五七年)實施「廣州一口通商制度」,廣州成為西方人唯一可以通商的港口,海幢寺是清政府批准首座向外國人開放的佛寺,成為洋人首屈一指的名剎,勝過廣州光孝寺及許多江南名剎。

大陸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戴逸強調,這些外銷畫對中國美術史、繪畫藝術史、中外美術交流史、清代社會史、清代風俗史等方面具有極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