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要解決糧食危機,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政府未來將僅允許農地一年休耕一期,另外一期將由農委會與各縣市政府規畫農民轉作,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以活化休耕地,最快明年一期稻作開始實施。
陳保基說,國內連續休耕地約五萬多公頃,一期、二期都不耕作,卻每年領取休耕補助。將來農委會將只允許這五萬公頃農地休耕「一期」,若第二期仍要休耕,政府將不提供補貼。農田休耕以後,若周邊灌溉系統無法支援重新種植水稻,政府將有輔導措施。
他表示,農委會將與各縣市政府協調規畫,輔導農民轉作玉米、小麥、非基因改造大豆等,或是種植洋菇太空包所需介質的經濟林木,這些雜糧作物與農產品現在都需要向國外進口,政府應提供誘因讓休耕的農民轉作,減少雜糧進口量、節省運費,還可活化休耕地。
農委會預訂五日在台中舉辦座談會,和各縣市溝通、協調取得共識,最快明年一期稻作開始實施新的休耕政策。陳保基預估,新制上路後,未來五年台灣休耕地將可逐步活化五成以上。
陳保基認為,農業政策必須與時據進。台灣農業的問題在於「土地不夠活化」,及「農業人口老化」。農委會一年花一百多億元補貼休耕,既缺乏生產力,也沒有創造就業機會,必須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