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戶潘姓人家,家中長輩過世。家祭時,請來一位鄉音很重的老先生擔任司儀。訃聞是這麼寫的:孝男潘根科、孝媳池氏、孝孫女潘良姿、孝孫潘道時。
這位老先生粗心又發音不標準;他照著訃聞唱名時,三點水都漏看了。於是就念成:「孝男,翻…跟…斗…」。孝男一聽,直覺奇怪,但又不敢問,於是翻了一個跟斗。「孝媳,也…是…」孝媳一聽:「我也要翻啊?」於是她也翻了個跟斗。「孝孫女,翻兩次。」
孝孫女想想爸媽都翻了,我也翻吧!這時,孝孫心中開始緊張:「爸媽各翻一次,姐姐翻兩次,那我要翻幾次?」只見老先生扯開喉嚨,大聲念出:「孝孫,翻…到…死」。
雖是笑話一則,但顯示草率、馬虎行事是不妥的,宜培養細心的習慣。
一件表面上看似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但有可能帶來不同的改變。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粗心的習慣,會帶來煩惱。
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能夠用心,就可能成為傑作,若不在乎,不當回事,就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很多人能夠做到粗中有細,就能運籌帷幄,把握機遇。培養細心的特質,做事才會有深度與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