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 寵物入寺院 勿擾道人心

 |2012.06.13
2238觀看次
字級

問:前陣子帶著寵物狗去一家寺院,裡面的師姐卻表示不能帶狗進去大雄寶殿,我很納悶,既然佛教說「眾生平等」,為什麼狗狗不可以跟人受到一樣的待遇呢?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福報禪師答:寺院的一切是取之十方、用之十方,除了配合寺院作息,早晚不開放以外,平日一定是大門洞開,只要不是心存惡意,都能來去自如(話說回來,即使存心不善而來,寺方也無法阻止),許多寺院因此成為附近居民的公園、花園。

即使是公園,政府為了安全、環境整潔考量,也有禁止動物進入公園的告示牌,這樣的措施並未被解讀為歧視動物。至於人力有限的寺院道場,有時為了信眾安全,而採取較為保守的措施,不過大部份寺院並不會硬性規定「不准帶動物進入」。

古代禪師留下的禪宗公案,常是日常生活中信手拈來,其中也不乏以動物為主角,例如:南泉斬貓、狗子佛性,可見從古至今,寺院裡的動物也融入修道生活,例如佛光山本山的原生動物就很多,松鼠、蜥蜴、小貓、小狗、蟲、蛇、鳥、蝶,熱鬧非常。

但畢竟寺院是修道地區,為了維持寺院寧靜、清淨、整潔,並防止動物咬傷信眾,一般都會予以勸導,如果已經帶寵物來了,也請主人抱著貓狗,或有鍊子牽著,以免造成別人的煩惱。

早期有人將佛光山視為觀光地區,不顧佛門淨地的規定,在大雄寶殿丹墀播放流行音樂,法師去勸導時,對方也以「這裡是公共場合,為什麼不能放音樂?」來拒絕勸導。寺方的柔性勸導起不了作用,反倒是拜佛的人受到干擾而前去抗議,此人才討了一個無趣。

佛門有句話說:「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殿堂是供人禮佛、誦經、禪坐、抄經的地方,不要說貓狗等寵物了,即使是人,只要造成騷動,也一樣會禮貌的勸請離開,以免擾亂別人的修持,這是避免你和你的寵物因帶給別人困擾而結惡緣,立意是好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