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訪佛館。圖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揚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袁建林(前排右二)及副書記楊詠(前排右一)、新聞學系副教授武心宏(前排左一)及學生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揚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袁建林及黨委副書記楊詠、新聞學系副教授武心宏、影視動畫專業講師王勇等十六位師生,代表揚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來台交流訪問,五日至佛光山及佛館參訪。袁建林表示,相當敬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高深造詣,對於教育人才培養更是不遺餘力。
星雲大師與揚州大學生交流座談時,談到出家的叢林教育固然嚴格,以無理對待有理,以無情對待有情,當時雖然不懂,之後才逐漸感覺不看不聽的世界很美妙,因為每個人心中都藏著許多貪瞋痴等無明,所以修行要看自己的心。大師以自己的參學時期,與多位善知識學習交流的經驗,強調向他人學習相當重要,因為所學到的知識會記憶在腦海中,當下雖然不了解,經過長時間潛移默化後,所學的知識就能運用得上。
談到佛光山推動文化、慈善,星雲大師指出,不少人訂閱《人間福報》,將報紙送給受刑人、各級學校學生閱讀;為偏遠地區不方便就醫的人,提供雲水醫療車的服務,都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星雲大師一直秉持「佛教靠我」的精神來弘法,他勉勵與會年輕人要為揚州爭氣、立志飛揚,不要靠別人,要做自己的貴人,身邊的親友、師長只是自己的助緣,有志者事竟成,因為「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
有學生希望星雲大師給予指點一句話,星雲大師回應,給人一句話很不簡單,有用的一句話勝過一萬句,所以一生中,將有用的一句話寫下來,寫成《星雲百語》,現場贈送學生一句「心甘情願」,讓他思考成為學生,是否為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
影視動畫專業講師王勇表示,「大師普濟眾生,把愛傳向人類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離開台灣後,會將學習到的這些精神傳播至大陸,讓更多的人充滿愛、世界充滿愛。學生代表燕京表示,星雲大師以善心回報全世界,不論做人或是做學生、青年,要學大師「以天下事為己任」的思想與行事。燕京分享到佛光山後,想到曾經讀過的一句詩詞「無窮般若心自在」,到佛館覺得自己的心很自在、寧靜無雜念,包含學習打坐都非常令人嚮往,所以他歡迎民眾一起來看一看,接受佛法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