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能佑
因沒上班的緣故,常自詡為時間貴婦。既是貴婦,套一句流行語,就是要跑「趴」(party),我跑的不是時尚趴,也非夜店趴,而是傳統菜市場趴。我總喜歡一攤逛過一攤,因為隨著季節更迭,菜市場裡各式色彩繽紛的蔬果輪番上陣,令人流連其中,不得不讚歎台灣真是寶島!
為了張羅一家大小的飲食,如何挑選安全、新鮮又營養的食材,除了試探商家的誠信度,同時也考驗家庭主婦我的判斷力,貨比三家絕對是採買的不二法門。此外,多購買當季盛產的蔬果也是明智之舉,既好吃又便宜。
我們常說商場上需要人脈,同樣地,逛菜市場也需要人脈。如果與菜販關係交好,他們會不吝告訴你許多別處聽不到的獨門秘笈,例如:哪些地方產的蔬果是首選、這個季節適合吃什麼菜、哪些菜生長過程灑很多農藥,最好少吃、哪些菜可以互相搭配一起炒、如何保存可以放久一點……絕對讓你收穫滿滿。
聰明的菜販也會略施小惠,跟你搏感情,買菜附贈一些蔥、薑、辣椒等,目的無非就是要留住客人。有些野菜,像黑甜菜、紅莧菜處理很費時,貼心的菜販甚至會幫忙揀選好,要你逛完回頭再來拿,省去回家處理的時間。有些老農菜販,大半輩子辛勤種菜、賣菜,撐起家中經濟,卻能展現樂天知足、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並秉持著薄利多銷、廣結善緣的精神做生意,他們的勤奮認真,令人欽佩,所以,我也很愛跟他們「交關」喔!
逛傳統菜市場,常會聽到菜販親切的招呼:「妹仔!算妳俗,緊來買喔!」嘴真甜,把我叫年輕了,讓我不跟她捧場都覺得不好意思呢!初一十五時,會聽到素食攤老闆用台語吆喝著:「照過來!照過來!佛祖有交代,拜拜傳素食A伊尚愛!」幽默且押韻的台詞,吸引了吃齋禮佛的婆婆媽媽們爭相購買;有的攤販超像電視購物台的主持人,口沫橫飛、唱作俱佳,成功吸引了人潮。台灣的傳統菜市場,不只充滿了活跳跳的生命力,更是人才濟濟、藏龍臥虎之處。
逛傳統菜市場的迷人之處在於不需精心打扮,穿個拖鞋即可自在地逛個老半天。如果不想人擠人,早點去,可以買到當日的新鮮貨,或是晚到就賣光的搶手貨;若想撿便宜,那就睡個回籠覺再去,因要收攤了,攤販通常半買半相送的便宜賣,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其實,有時買不買已無所謂,買什麼也不是重點了,最重要是發掘閒晃在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