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心境轉傅聰永做音樂的奴隸

整理報導/記者李碧華 |2012.05.19
555觀看次
字級

華人音樂家在當今樂壇地位最崇高、輩分最高的第一線音樂家是傅聰,他日前應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之邀,首次以大師級身分授課,彈奏輕曲目如德布西、莫札特等來調教新秀。

早年以彈奏蕭邦音樂成名,鋼琴女皇阿格麗希曾形容:「傅聰的蕭邦、舒伯特與莫札特是我學習的目標。」到了近期,他更愛海頓,音樂中的純粹與故事性更適合大師的暮年心境。傅聰說,「音樂是我的宗教,我是傳道士,我不是音樂的主人,我是音樂的奴隸。」

傅聰在課堂也向學生說,舒伯特b小調匈牙利旋律極少在音樂會演出,其實是極佳作品,舒伯特「天才就是天才」,十七歲就能寫出這麼美的慢板;晚年寫的「即興曲」雖在形式上不盡完美,「就像衣服上留下線腳」,但有特殊藝術內涵,「我想做的就是讓觀眾聽了演奏,覺得沒有線腳」。

已八十歲的傅聰目前到英國和大兒子凌霄同享天倫,父子如朋友,不會要求他像自己在樂壇享有盛名,「只是希望孩子有成就,成功與成就是不一樣的。」

傅聰回憶起父親在兒時常喚他「怪東西」,有一次彈琴彈得忘我,一抬頭看見父親對著他竊笑,還說:「我不能理解你,孩子,彈琴這麼辛苦,還天天非練不可。」

因為練琴把手練壞了,傅聰始終戴著一副黑手套,半截指頭露出來,對彈琴影響不大,但用餐夾菜很吃力,「沒關係,等老到彈不動再停止。」

自稱「音樂的奴隸」,他還真是身體力行。

今年是德布西誕生一百五十周年,傅聰在紀念音樂會上,曲目另加德布西英雄搖籃曲,作為給樂迷的特別獻禮。傅聰說,該曲是德布西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應邀為紀念比利時抗戰勇士而做,曲中淒涼,又充滿悲天憫人情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