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寶箱】 疲勞真的是肝的錯?

黃建勳 |2012.05.18
1252觀看次
字級

門診經常可見患者面色凝重問:「醫生,我最近好累,是不是肝不好?」或是覺得怎麼睡都睡不飽,擔心肝臟出毛病,要求作肝功能檢查。疲勞真的是肝的錯嗎?

台灣地區有兩三百萬的肝炎帶原者,詢問這些朋友的經驗,會訝異地發現除了急性肝炎發作期外,長期肝病的患者幾乎和常人沒兩樣,因此疲勞絕不是肝病的專利。

除了同時會發黃與食欲不振的猛暴性肝炎患者有明顯倦怠感外,一般胃口正常且無黃現象的疲勞民眾,很少是由肝病所引起。

倒底哪些疾病會讓人疲憊呢?包括心臟衰竭、慢性肺病、慢性腎臟病、貧血、癌症惡病質等,都有可能伴隨動輒疲累的情形。

除了這些有潛在原因的器質性病變會造成生理上的「體力」不支,別忽略了「腦力」耗損與「心力」交瘁,同樣讓人產生力不從心的疲勞感。其中慢性壓力與長期失眠,更是健康的殺手。

為什麼許多人將疲勞和肝病聯想呢?這與醫學史有關。中國傳統醫學以心肝脾肺腎來代表體內的五大系統。

依中醫理論,肝系統專主氣機疏泄、消化代謝與調血解毒等功能,肝(系統)失衡就可能引發鬱結乏力的表徵。

這種以經驗和智慧推想人體運作的理論,在東方早行之久遠,直到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後,源於近代生理與解剖學的「liver」一詞,竟被與千年傳統醫學的「肝」字直接對應,翻譯上的謬誤,造成國人「疲勞想驗肝、腰痠要驗腎」的奇特現象。

偶爾疲憊人人皆有,只要適度休息多半會回復。少數人可能有半年以上無法解釋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疲勞並非因過度勞動所致,也無法經由休息改善,同時伴隨頭痛、肌肉或關節痠痛,記憶或注意力減退的現象。這種情形有可能是醫學上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需要仰賴專家診療或藥物輔助。

值得一提的是,衰弱老人會出現體重下降、肌力減退或疲勞等「老年症候群」,它意味著人體多重功能下降或生命消逝的訊息,照顧年長者不可不慎。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