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經常可見患者面色凝重問:「醫生,我最近好累,是不是肝不好?」或是覺得怎麼睡都睡不飽,擔心肝臟出毛病,要求作肝功能檢查。疲勞真的是肝的錯嗎?
台灣地區有兩三百萬的肝炎帶原者,詢問這些朋友的經驗,會訝異地發現除了急性肝炎發作期外,長期肝病的患者幾乎和常人沒兩樣,因此疲勞絕不是肝病的專利。
除了同時會發黃與食欲不振的猛暴性肝炎患者有明顯倦怠感外,一般胃口正常且無黃現象的疲勞民眾,很少是由肝病所引起。
倒底哪些疾病會讓人疲憊呢?包括心臟衰竭、慢性肺病、慢性腎臟病、貧血、癌症惡病質等,都有可能伴隨動輒疲累的情形。
除了這些有潛在原因的器質性病變會造成生理上的「體力」不支,別忽略了「腦力」耗損與「心力」交瘁,同樣讓人產生力不從心的疲勞感。其中慢性壓力與長期失眠,更是健康的殺手。
為什麼許多人將疲勞和肝病聯想呢?這與醫學史有關。中國傳統醫學以心肝脾肺腎來代表體內的五大系統。
依中醫理論,肝系統專主氣機疏泄、消化代謝與調血解毒等功能,肝(系統)失衡就可能引發鬱結乏力的表徵。
這種以經驗和智慧推想人體運作的理論,在東方早行之久遠,直到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後,源於近代生理與解剖學的「liver」一詞,竟被與千年傳統醫學的「肝」字直接對應,翻譯上的謬誤,造成國人「疲勞想驗肝、腰痠要驗腎」的奇特現象。
偶爾疲憊人人皆有,只要適度休息多半會回復。少數人可能有半年以上無法解釋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疲勞並非因過度勞動所致,也無法經由休息改善,同時伴隨頭痛、肌肉或關節痠痛,記憶或注意力減退的現象。這種情形有可能是醫學上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需要仰賴專家診療或藥物輔助。
值得一提的是,衰弱老人會出現體重下降、肌力減退或疲勞等「老年症候群」,它意味著人體多重功能下降或生命消逝的訊息,照顧年長者不可不慎。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